个人,对叛乱结果持观望态度,随时准备骑墙倒戈。
反观吴王刘濞麾下叛军,怎一般雄赳赳、气昂昂?
叛军所到之处,民众不说是竭诚欢迎,那也是半点不敢扎刺,只能或主动、或被动的被裹挟。
凡叛军所过之处,官军无不一触即溃,仓皇逃窜。
等睢阳之战打响,睢阳城内的梁国守军将士,那就没有腿肚子不抽抽的!
城外的叛军将士,也没有临战怯敌,不敢向前冲锋的。
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梁王刘武便先后向长安朝堂中央,发去了上百封求援血书。
到最后几日,更是发展到了一日七道血书求援!
就这频率,但凡梁王刘武沾点贫血,怕不是身上的血都流干了……
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双方的军心、士气,却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。
——时间一天天过去,睢阳城内的守军将士,逐渐从最开始的慌乱、忐忑,变得愈发从容不迫。
虽然仍狼狈、仍吃力,却再也没有人,去想睢阳城还能守几天了。
而城外,叛军将士原本高昂的士气,也随着时间的推移,而一点点被消磨。
叛军将士们心中所想,也从最开始的‘多久能攻破睢阳,什么时候能进取荥阳敖仓’,逐渐转变为:还能打下睢阳吗?
如果打不下来,大军还有其他出路吗?
如果没有,那我们,是否还有活路呢……
便是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下,太尉周亚夫猛然收网,弓高侯韩颓当踏雪一击,淮泗一下,数十万吴楚叛军轰然溃散!
要说淮泗口,真就重要到但凡出点闪失,叛军就全然没了活路?
其实也并非如此。
淮泗口,位于淮水、泗水的交汇处,属于叛军水路漕运粮草的交通要道。
失去淮泗口,叛军也不过是失去了更便捷、更快速地后勤粮草供输线路,却也依旧有陆路粮道,能继续为叛军提供粮草供应。
再者——淮泗口并非一座城池!
韩颓当攻破叛军淮泗大营后,根本不可能,也确实没有占据淮泗大营,将叛军的撤退路线堵住!
只要军心稳得住,吴王刘濞大可分兵一万,回身夺回淮泗口。
其实也不用去夺回——韩颓当攻破叛军淮泗大营后,第一时间就撒丫子跑了,叛军只需要派人回去,重新接管淮泗大营、重新连接起水路粮道即可。
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刘濞麾下的叛军主力,却仍旧是轰然溃散。
为什么?
因为淮泗口,可以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