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却还是吃不饱,那就是世道出了问题。”
“可能有人会说,那就让更多的人去种地吧,这样粮食不就多了?”
“可事实并不是这样!田地是有限的,人再多,地就那么大,收成不会无止境地增长。更何况,种地的人自己也要吃饭,如果地里的收成不够,那多出来的人反而会让大家都更穷!”
“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土地本该养活所有人,可若是粮食被少数人囤积,价格被他们操控,那真正出力气的人反而活不下去!经上说:‘土地因你受咒诅,你必终身劳苦才能得吃的。’但我要告诉你们,这咒诅不是从天而降的,而是那些只顾自己享乐、让别人受苦的人制造出来的!”
“如果大家都被困在土地上,只能勉强活着,那工匠、商人、学者、战士都没办法生存,城市也就没法发展。要想改变这一切,就得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,都能靠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!”
“天国什么时候降临?”
“当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,受压迫的人得到了公正,劳苦的人不再被剥削,那天国就已经在我们中间了!”
“愿主赐给你们智慧,让你们明白,真正的信仰不是空喊口号,而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,都能活得更好!”
盖里斯除去这段定场的话,还举过一些例子,从而让在场的人能明白未来如何。
一个人就可以耕种十亩地,两个人一同耕种十亩地,固然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提高产出,但事实上的人均粮食却是下降了。
对于一个小农社会来讲,就往往会陷入这么一个误区,即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,需要更多的劳动力,而更多的劳动力需要更多的粮食,粮食越种越多,农业人口也越来越多。
但事实上却是地怎么种都会不够吃,既然自己都不够吃,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粮食卖去市场上以供养城镇人口呢?
因此如果想追求城镇化兴起,那么重点应当是剩余粮食,而不是粮食总产量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