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里约莫五百米。
之所以按照七七之数建设,是因为辛屈设计的紫禁城,是对准北极星布置的,北极星也叫紫微星。
靠北斗定位建设的城池,自然要按照北斗七星的数字来安排。
七七之数也是常见或者经常念叨的名词,就被辛屈直接套进来用了。
然后对准了北极星往下安排城门,自南向北分别有:启兴门、天安门、开泰门、端门、午门、玄武门、地安门七座。
同时在宫城区域,增加文成门,武德门,也就是后世紫禁城的西华门、东华门的格局。
暗含北斗七星的左辅右弼格局。
仔细一看,就能看出来,燕国的宫殿格局,基本效仿后世的明清的紫禁城,然后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修改。
当然,这只是皇城的格局。
因为皇城内部,需要承担大量的政治活动,同时也需要作为内廷辛屈家族办公、生活的场所。
所以看起来不小。
但宫城就小了很多。
宫城占地面积只有四十五万平方米,也就是九五之数,南北九百米,东西五百米。
跟后世紫禁城的七十二万一比,那真是小太多了。
不过,小归小,该有的一点都不少。
并且辛屈还准备将京城,按照环线方案进行外围建设,因此水道、道路,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安排。
按照铁器的发展规律往下走,再加上运河畅通,两百年后的北平,人口破个百万,绝对不成问题。
来到了宫殿建设的地方,牺洵与微山舟对视一眼,两人眼底都是浓浓的震撼。
他们看到了如山一般的夯土城墙正在包砖。
走过甬道,进入皇城内部,一下就看到了不断升高位次的台基。
也就是三大殿的台基!
当然,台基的更后方,是一座正在层累的土山,皇城内挖掘出来的土都堆在这里,将来必然成为一座不错的山。
哪怕只有台基与轮廓,但面对台基的时候,牺洵吞咽着口水,不断在他的大脑中搜罗他能想象的景观,最终僵硬的笑道:“这未免也太大了吧!”
他感觉大脑要宕机了!从未想过,一座宫城,能修得这么大!
“所以说,我们该修建的地方还没建完呢!实在没心思派兵出去瞎晃悠。”
姚册乐呵呵的说:“讲真的,远征他地,还不如多点时间在我们的都城上忙活,等将来这座城市建好了,那必然是北方的绝对中心。
辛屈很喜欢北伯这个称呼。
北地万方之伯长,只要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