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生之地,连阡划驿、建设商铺、开辟仓储、又有市令督管,方便课税。
民区,即国人庶民之所,独门独栋,巷道俨然,沟渠穿行,前庭树之桑枣,后院围庐鸡鸭。
至于官区,便是每个衙门的驻地,更是会承担各种职能,不乏寺观宗祠,神鸦社鼓之所。”
“这么划分的话,那中间怎么安排?”
闻言,他笑了笑说:“中间湖泽二分,西南行船,东北作园,引为公用,谓之公园。
一来,公园植树,他日战时,可用作滚木、弓用。二来,可令商民行走,放松心情。
三来,公园南部行船而走,可降低货运销,每一座都城内部,水利也是需要注意的,不然会严重影响区域内的物资交通不畅的问题。”
听罢,两人都若有所思。
事实上一坊四区一公园的安排,辛屈也是想了许久才定下来的。
目的也很简单,节约行政成本。
同时加强对勋爵的监督。
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弊病,燕国发展军功爵制度以后,辛屈并未加大对勋爵罪罚的惩处力度。
毕竟那个时候为了团结人心,他不好下死手。
所以,为富不仁,暴发户搞事,文化程度低的勋爵不法等等问题就留下来了。
那靠什么去解决?
只能依靠现在还未彻底分化的阶层概念,利用国人、庶人不怕事的勇气去监督勋爵不法。
除了一等一的大官住在皇城边,剩下的全部跟国人、庶人住在一个坊内。
但凡有勋爵搞事,彻底激怒国人、庶人,只要武器不给国人、庶人卸了,他们就敢提刀杀上门去。
这个时代,还是莽荒,律法不见得比武力更有用。
所以,将矛盾转嫁出去,你想欺负人前,先掂量一下自己怕不怕死。
只要类似的案件发生几起,时机成熟了,辛屈就能顺势申饬和约束下边。
这都是博弈。
不过,姚册没看出来一坊四区一个公园的安排问题,反而觉得这么安排很不错,说不定等建设完了,他能将自己的族人都迁徙到一个坊内生活呢!
不然,辛屈设计的官区,不仅有学校,官衙,还有寺观、宗祠的排布,这摆明了就是给他们安排祖宗祭祀的地方。
只是他没想到,能在官区设立宗祠的,得他恩赐才行。
而姚册作为辛屈的舅舅,大概率只能待在皇城脚下。
总之,看完了内城部分区划,姚册带着他们继续走,皇城是严格按照七七之数建造的,东西七里,南北七里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