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将领名单,他自然不肯再费脑筋去想。
几人领了旨意,离开神龙殿,前往左卫衙署开会,商讨手下将领人选。
按照唐军传统,手下副将都由主将举荐,这也能让主将打仗时,更得心应手。
当然,若是利用这一点任人唯亲,打了败仗,受到的处罚也要加上一等。
所以李勣与众将商议几句后,就让他们自己筛选得力之人,到时候向他打声招呼,他再拟定名册,向皇帝请旨。
集议结束后,诸将纷纷离开屋子,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讨论有哪些年轻将领能堪重用。
高侃快步赶上薛仁贵,与他并肩而行,问道:“薛兄,你准备选谁为副将?”
薛仁贵道:“还在考虑中。”
高侃苦笑一声,道:“你们都走陆路,我却走水路,这副将的人选,倒还真不好选!”
他之前因为被调去对付东突厥人,错过了攻打倭国的战争。
这次被皇帝选中攻打高句丽,正想大显身手,却被任命为水军行军总管,顿时有点受打击!
薛仁贵看了他一眼,道:“高兄,在我看来,你这一路其实是最重要的。”
高侃目光一亮,问:“怎讲?”
薛仁贵道:“你可知当年的高句丽之战,为何没能攻灭高句丽吗?”
高侃摇头。
薛仁贵缓缓道:“因为大军过于求稳,推进太慢,尤其是在安市城外,被耽搁了两个多月,粮食供应不足,只能撤退。”
高侃心中一凛,道:“我也有所耳闻。”
推进太慢的原因,主要是李世民御驾亲征,诸将担心皇帝有失,故而不肯冒一点风险。
薛仁贵接着道:“安市城是一座险峻山城,背靠山脉,易守难攻。这次攻打高句丽,依然会成为我军一个难题。”
“你率领的这一路人马,有水路优势,只要进军顺利,便可绕过安市城,跨过鸭绿江,直取平壤!”
高侃心中一振,道:“多谢薛兄指点,只是这副将人选,小弟拿不定主意,还请薛兄指教。”
薛仁贵想了想,道:“你率领的既然是莱州水师,最好选莱州本土将领为副总管,如此方能尽快掌控军队!”
高侃道:“在下听说莱州都督孙仁师是一员悍将,不知传言可信否?”
薛仁贵道:“此人可信。”
他带出来的羽林卫与倭国交战时,与孙仁师打过交道,从那些部将写来的信中,他对孙仁师也有一定了解。
高侃其实也听过孙仁师的名声,只是这一战太过重要,这才征询薛仁贵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