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郑仁泰为了获得皇帝好感,站到了群臣对立面,还差点被尉迟恭给打了。
如今来看,若没有他当时的鼎力支持,满朝那么多武将,皇帝怎么可能还记得他?
只可惜萧嗣业已经死了,不然他一定请旨,调萧嗣业进他的军中,担任副将,也给他一个立功机会。
其他几人也都诧异的望着郑仁泰,尤其是尉迟恭,面色很不友善,似乎觉得他不配坐在这里。
不一会,外面传来唱喏声,李治大步走了进来,几人齐刷刷起身,向皇帝见礼。
李治走到上手坐下,伸手压了压,道:“众卿不必多礼,刚刚营州传来消息,泉盖苏文的二儿子泉男建,将泉男生逐出了平壤城,自封为莫离支,如今是时候,对高句丽出兵了!”
众将听到此话,都露出惊喜之色。
李勣更是心中感叹:“又被陛下预测到了。”
李治缓缓道:“攻打高句丽的作战计划,想必你们已经听李卿讲过了,朕就不再重复,现在朕来公布,八路大军的人选!”
七人听了此话,纷纷站起身,脸上都带着几分紧张之色。
李治目光看向李勣,道:“李卿,朕任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,兼辽水道行军总管,负责统率八路大军,水陆并进,南北夹击,共击高句丽!”
李勣眼中闪过一道亮光,一字字道:“老臣,领旨!”
李治又道:“薛仁贵听旨!”
“臣在!”
李治道:“朕任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,兼平辽道行军总管!”
“臣领旨!”
唐朝的行军总管和大总管名号,都是根据作战地名来取。
从名称就能看出,李勣和薛仁贵这两路人马,都是从营州出发的北四路人马。
李治又依次册封了程知节、尉迟恭、契苾何力、郑仁泰、高侃。
契苾何力为苏木道行军总管,郑仁泰为建安道行军总管,两人率领的是北四路另外两支人马。
程知节和尉迟恭都被安排为南三路统帅。
程知节为马户道行军总管、尉迟恭为木岳道行军总管。
另外由姜恪担任南三路最后一路人马的统帅,任命为汉水道行军总管。
高侃被任命为卑沙道行军总管,是唯一的水军统帅。
李治宣布完毕后,说道:“你们都可以去准备一下了。副总管的人选,还有将领人选,都可以讨论一下,到时候将名单拿过来给朕。正式的册封圣旨,过几日再颁布!”
为了想出这八路军统帅,李治已经费了不少心力,底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