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了。他若是了什么不妥,让身边这几位日后的同僚记住了,将来怕是彼此难堪啊。
桓范到底心思细些,也最好话,虽然不能完全猜到孙原的用意,到底也知道多半和名单有关,便上前行礼道:“不知太守可否让范一观这份名单?”
孙原点头,随手便将名单递了过去。
桓范躬身接过,便这么大剌剌地张开,身边的臧洪、赵俭、射援便同时瞟了过去,只是扫了几眼,登时心中都有了数。
名单上只有二十个人名,都是太学之中的佼佼者,但那寥寥几个圈,便得了关窍。
三个袁氏家族的子弟,三个王氏家族的子弟,三个马氏家族的子弟,两个杨氏家族的子弟,两个是中常侍提拔进得太学,两个是外戚何氏家族提拔进得太学,最后的五个便是现在站在太学祭酒署的五个人了。
“原来,太守竟然不用门阀子弟,不用官宦子弟,不用外戚子弟,如此用心,范拜服。”
桓范一家数代帝师,怎能不将这朝廷局势纳入眼中?分明是孙原不愿意陷入朝中党争中去,故意选了五个不相干的人作为魏郡掾属,免得被这三方势力钳制了手脚。
不过,桓范、射援这几个都是重臣后代,怎么能不清楚其中深意?这题目分明是子出的,马日磾不过是个幌子,孙原选了这五个人,便是不与朝中三大势力有所瓜葛,而是子的嫡系了。子将嫡系下放州郡,且避开了朝中纷争,分明是未雨绸缪有所图了。
除了华歆之外,四人同时拱手行礼:“拜见太守!”
清君侧、除奸佞,有什么比这更令年轻人执着?更何况,背后支持的是子,子准备中兴大汉了。
孙原知道,自己没有选错人。
他看着华歆,华歆也看着他。
“子鱼兄在想什么?”他笑着问,“魏郡?还是朝廷?”
“陛下若有此心,歆流涕以应。”华歆仍是有些茫然,口上着“流涕”,却浑然不见“流涕”模样,摇着头:“只是,终究有些迟了。”
身边桓范眉头一挑,亏得此处没有旁人,华歆名望又是场中几人熟知,这一句话中兴大汉迟了,岂不是在大汉中兴无望了么?
“你是指……”孙原慢慢皱起了眉头,道:“太平道?”
华歆点头,身边四人也明白了。
张角所创的太平道,如今信众已三百万,遍及八州,若是他造反,只怕这摇摇欲坠的大厦要再添许多疮痍。
“陛下的想法,却是有些迟了。”孙原坐在榻上,眼神也不知看在何处,仿佛痴呆了一般,无意中将衣角握在手中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1页 / 共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