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步,关冰箱门。
唯一的问题是,他好像还没找到有大象那么大的冰箱!
尤其是乔喻突然发现,即便这个常数c公式真的存在,那它将不仅依赖于曲线的几何性质,还可能依赖于数域 k的特性、曲线的模形式结构甚至其他代数几何工具。
因为他绞尽脑汁之后,乔喻发现现有的代数几何工具,似乎并不支持能把这个c给找到。
如果换了一个正常数学人大概这个时候就会选择放弃了,但乔喻不太一样,他只是一个数学菜鸟,而且已经把这项挑战当成了一个游戏。
虽然没有头绪,但万一成功了?
而且还是那句话,没有工具,完全可以自己造嘛。
想当年彼得·舒尔茨才21岁,就能生造出一套如此牛逼的理论框架来,没道理他十五岁,就不能创造出几个能用的数学工具了,更别提整个理论框架都是人家提供的,他只需要在框架下进行二次创造,难度明显小的多。
毕竟规则都已经摆在那里,他只需要在这个框架规则的限定下,通过严谨的数学逻辑证明他的工具没错就够了。
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又能进一步简化了,什么样的代数几何工具能帮他证明这个常数c存在。
乔喻愁眉苦脸的想了很久,然后再次确定了,首先他需要一个新的同调范畴工具。
于是稿纸上又出现了一排字迹:
“同调范畴 qh(cp)是一个增强的同调范畴,定义在代数曲线 cp的完备化空间上。其基本对象是传统同调类 h^i(cp,zp),但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,通过一个新的算符q,该算符作用于同调类上,使得同调范畴中的每个对象不仅有拓扑结构,还具备一个额外的不变量……”
呼……乔喻很满意的看着这个表述,有了这个新的同调范畴,就能更精细地分解曲线的同调群,能让证明常数c的步骤大幅度简化,完美!
果然,研究数学让人快乐!
那么现在新的问题又来了,如何定义这个新的算符q,乔喻感觉又卡壳了……
mmpd,不管了!想不通先把这个放一边,反正要证明常数c,这一个工具还不够……
于是已经彻底疯癫的乔喻,又开始生造起第二个工具,现在他需要一个新的模糊测度函数去逼近常数c。
“代数曲线p-进模糊测度μfuzzy(cp)是一种新的测度函数,用于描述代数曲线 cp在p-进几何环境中的模糊性质。其定义如下……”
万字更新第18天打卡完成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2页 / 共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