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宣布,由以下12位来自世界顶尖学术机构的数学家组成的审稿团队,正在对该论文进行深入的审查和验证。这些审稿人均在解析数论、复分析、代数几何、谱理论和模形式等相关领域具有卓越成就……”
紧跟着就是十二个人名,以及这些人简介。
其中菲尔兹奖得主八位,沃尔夫奖得主十一位,阿贝尔奖七位,克雷数学奖五位,以及全员斯蒂尔奖,跟icm特邀报告人……
这份名单也代表着审稿团队虽然只有十二个人,但审稿人肯定不止这十二个。
毕竟这每个人名背后都代表着顶级的数学研究团队。与其说这些列出的人名是审稿人,不如说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象征性的负责人。
这些顶级数学家身后代表着诸多的博士、博士后、跟合作者。审核这篇稿件,肯定是会从团队中挑选出一些人一起上阵的。
也就是说审稿人团队由十二位数学家组成,但真实的审稿人可能会超过五十人,甚至更多。
别问刘钊元怎么知道的,毕竟如果真遇到重要论文让他审核,他肯定也会这么安排的。
刘钊元大概也明白了普林斯顿数学年刊这么做的原因。官宣了审稿人名单,意味着整个相关学术网络都可能成为审稿人。
毕竟乔喻的论文已经发到了arxiv上。这意味着每一位对黎曼猜想有研究的同行都能成为隐形的审稿人。
这些没有被邀请的数学家如果发现了论文中有任何问题,肯定会将想法通过邮箱发给他们所认识的审稿人。
学术界从来就不会缺少怀疑主义者。任何声称解决了世界难题的论文,都会吸引这些人,然后用最苛刻的目光去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。
当然最后还有一段免责声明:
“普林斯顿大学和《数学年刊》在此重申,论文的审稿与验证过程尚未结束,审稿团队的参与并不构成对论文正确性的认可或背书。
任何进一步的信息更新将通过普林斯顿大学官网和《数学年刊》官网正式发布。”
好吧,看完这段之后,刘钊元觉得普林斯顿搞这么一出大概还有宣传《数学年刊》的目的。
看来四大数学期刊已经不能满足《数学年刊》编辑部了。也许他们希望四大数学期刊改成一超四大……
但不管怎么说,这个时间点发布这份声明,足以说明起码十多位顶级专家在粗读了乔喻的论文之后,并不认为乔喻的论文中有明显的漏洞。
也就说三十八页的论文真有可能把黎曼猜想给证明了?
十七岁搞定这种级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