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当着“孩子王”,偶尔还要被母亲王春莲一顿嫌弃,惹得学生们暗中各种偷笑。
王春莲原以为这个年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加入会无比的热闹,却不曾想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“老师!”
林楠笙携妻带子出现了。
陈明狗腿子似的跑去厨房:“秀凝,再多准备三副碗筷。”
“区座。”
一身旗袍的郑翊出现了。
陈明呼哧呼哧的跑去厨房:
“秀凝,再多准备一副碗筷。”
“老师。”
滇缅公路站沈源和昆明站苏默生来了。
陈明哒哒哒的跑厨房:“加二!”
“老师。”
在军统局本部极其低调的姜思安出现了。
跑不动的陈明扯着嗓子喊:
“加一!”
“老张……伯父,我来拜访您了。”
嘴瓢了的徐百川带着一票忠救军骨干出现了。
陈明:“老婆,赶紧喊人帮忙,你别累着啊!”
人一个接着一个、一群接着一群的出现。
京沪区的骨干、局本部中的骨干……
防一师留守军官、新八十八师的数名军官……
凡是张安平的嫡系,一个不落的全都来了,凡是能带家属的,他们全都带上了家属,这倒是让陈明大喜,将这些极少下厨的“夫人们”悉数赶到了厨房,为自己的老婆减轻压力。
张家虽然大,但客厅里开席却做不到,这些人也是极其的主动,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,从外面的酒楼里借来了桌椅,在张家的院子里摆下了六张十人桌。
桌椅是够了,厨房里掌勺的大师不缺,但匆忙之间却哪能备齐这么多的菜肴?
但这可难不倒厨房里忙碌的“夫人”们,她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,时不时悄咪咪的将一个个食盒打开,一顿足以支撑丰盛宴席的菜肴就这么“凭空”凑够了。
傍晚,这一场莫名其妙而盛大的年夜饭开始。
……
张家一片欢腾,人们觥筹交错,但其他地方,可就索然无味了。
毛家,一贯笑眯眯的毛仁凤这时候阴沉着脸,听着明楼在电话里的汇报:
“东北区、京沪区、皖区、浙区、滇区;
忠救军的一系列骨干;
防一师留守部的主要军官;
新八十八师的几名军官代表;
还有局本部的多位骨干——这些人,都在他那里。”
毛仁凤的脸色随着明楼的不断汇报而越发阴沉。
军统听起来有二十多个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