担得起监国之责?”
唐朝的大臣,跟皇帝对着干,已经成为一种惯例。
所以褚遂良毫无畏惧。
即便是太子监国又如何,有什么不敢说的。
李承乾目光如炬,直视褚遂良:“褚大夫这是在质疑本太子?河东道粮草不足,非一朝一夕之事,你身为朝廷大臣,难道就没有发现问题,提前奏报?”
“户部存粮情况你也清楚,此刻在朝堂上大放厥词,是想故意扰乱人心吗?”
褚遂良被李承乾的气势所慑,心中一慌,但仍强撑着道:“太子殿下莫要转移话题,臣只是就事论事。如今局势严峻,若不尽快解决粮草问题,后果不堪设想。太子既然接管政务,就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,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人。”
李承乾道:“办法自然会有,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如今户部无粮,只能另寻他法江南各州今年收成尚可,可从江南调拨粮草,经运河运往河东。”
礼部侍郎王珪出列反对,“江南乃鱼米之乡,赋税一直是朝廷的重要来源。若大量调拨江南粮草,不仅会影响当地百姓生计,还可能引发民怨。况且,运河水路漫长,途中风险诸多,万一粮草受损或遭劫匪抢夺,岂不是得不偿失?”
李承乾道:“河东边境危急,可先让江南各州筹备粮草,同时加强运河沿线的护卫力量,确保粮草运输安全。至于江南百姓,可适当减免赋税,以安抚民心。”
闻言,礼部侍郎王珪不再多话。
这时,褚遂良借着上奏:“太子殿下自入城以来,长安城内治安混乱,盗窃、斗殴事件频发。更有甚者,有人打着太子麾下神武军的旗号,欺压百姓,民怨沸腾。”
李承乾冷声道:“神武军乃孤亲自统领,向来军纪严明,岂会做出这等事?刑部可查明真相?”
刑部尚书张亮作揖道:“回殿下,这些人十分狡猾,作案后便消失无踪。经多方调查,初步怀疑是一些地痞无赖趁机浑水摸鱼,妄图嫁祸神武军。但仍有不少百姓信以为真,对太子殿下和神武军颇有怨言。”
褚遂良讥讽道:“太子殿下,治军不严,何以治国?连自己的军队都约束不了,又怎能让百姓信服?如今长安城内人心惶惶,长此以往,恐怕会动摇大唐的根基啊。”
褚遂良也算是豁出去了,什么事都要跟太子对着干。
既然在兵力上没优势,那就在别的地方找麻烦。
李承乾淡淡道:“依褚大夫之意,应当如何。”
褚遂良拱手道:“启禀太子殿下,自从晋王被革职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后,长安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