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走。”
李承乾平静道:“我不想走,可现在还能回头吗。”
“我知道父皇想让我回头,可房相能告诉,该走哪条路?”
房玄龄叹息一声:“太子,老臣理解你的处境。可越是这种时候,越要冷静。你以为手握神武军,就稳操胜券了?”
“陛下能打下这江山,靠的不仅仅是武力,更是人心。”
“大唐好不容易稳固下来,休养生息数十载,有些事情若太急,难免要损坏根本,很多事,需要循序渐进。就像治水,堵不如疏。”
“陛下的心中是有太子的,太子又何必一意孤行呢。”
“真要走到那没有回头的一步,哪怕是赢了,亦是输了。”
这就是直接点明了。
现在的李承乾,还没有直接接替皇位的资格。
即便破了玄武门,请陛下禅位又如何。
这朝堂,把握得住吗。
若把握不住,闹来闹去,岂非是成了笑话。
李承乾沉默。
说实在的,玄武门对于李承乾来说,不难。
难的是破了之后该怎么做。
很多人觉得,当了皇帝,自有大儒为我辩经。
可这宫城,实则也是个牢笼。
进去了,想出来,就没那么简单了。
很多人以为,皇帝的权力,来源于皇帝本身。
实际上,皇帝的权力,更多的来源于忠诚的麾下。
一道诏敕下达,能不能落实,这完全得看下面的人怎么做。
这可不是游戏,不是下达个指令就能完全的贯彻下去,更多的时候,是下面的人阴奉阳违。
房玄龄看太子有所触动,继续道:“陛下近日虽在病中,可对朝堂之事依旧了如指掌。”
“暗中调动府兵,朱雀大街上,看似是防备太子,实则也是在保护太子。”
“陛下不想看到兄弟相残,更不想看到大唐江山因为皇位之争而分崩离析。”
说道这里,房玄龄停顿了一下,缓缓道:“老臣送太子一句话,欲速则不达。”
“太子若能静下心来,与各方势力周旋,而不是急于求成,或许局面会大不相同。”
李承乾离开了,他明白了房玄龄的想法。
换个简单的话来说,不是房玄龄不支持他。
而是,时机未到。
李承乾的车马渐行渐远,务本坊的戒严尚未解除。
房府大门后,看着远去的车架,房玄龄目光复杂。
房遗直站在旁边,轻声道:“父亲,太子此番来意不善,为何不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