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陇门阀这边,看似对李承乾好像没起到什么作用,然一直是在对五姓七望有所限制。
对于所有世家来说,如今李承乾跟李世民,太子跟皇帝的争斗,是在皇权的争斗上,而非是涉及到臣权。
哪怕是李承乾这边,在洛阳有所动作,也是因为洛阳官员离职,无人可用。
这都是还没触及到世家的底线。
当然,世家的底线,一般也是低得离谱。
李靖那边,就更没指望了。
就算李靖有所想法,也没那个能力。
本身李靖的兵权,都是被临时赋予的,自身的兵权很早就交出去了。
要不是李世民年轻,战功也不少,心胸宽广,且李靖老年身体还不好,就曾经司马懿的前车之鉴,也难以得到善终。
李靖自己也清楚,所以很早就在兵权这块尤为谨慎。
长安城中,哪怕是李靖的府中,侍卫都少得可怜,三十个人都凑不齐。
“所以,人啊,最终还是要靠自己。”
说是三万大军,实则浩浩荡荡近乎十万人。
这次李承乾前往长安,除了粮草辎重外,更是携带了三百六十门火炮,火弹数千发。
倒不是为了直接把长安城打下。
数千发火弹看似不少,但想把长安城的城墙轰踏,这个难度还是很高的。
即便是真的轰塌了部分,三万精锐冲击长安城,打赢的概率也不大。
长安地区的禁军数目,长期保持在十万以上。
在唐初这个时间段,这些禁军的战力,不可谓不强悍,都是真正的军中悍卒。
或者说在安史之乱前,长安禁军的实力,从来就不可小瞧。
不管是战斗力,还是意志力方面,都可谓是天下第一。
李承乾操练出来的这些辽东精锐,比之长安禁军,严格来说还是要差上一些的。
有些东西,不是说短时间内的操练,就能弥补。
——
长安,太极殿。
太子自潼关领大军前来的消息,自然是瞒不过。
陛下病重,然朝会还是要开。
满朝文武齐聚一堂,气氛凝重。
褚遂良率先站出,身姿挺拔,神色严肃,声如洪钟般道:“诸位,李承乾起兵谋逆,此乃大逆不道之举!如今竟率兵直逼长安,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。即便陛下曾复其太子之位,然其叛逆之行,安可轻饶?”
“我大唐律法森严,谋反者当诛,若此时放他入城,将我大唐律法置于何地?将陛下威严置于何地?”言罢,目光如炬,环顾四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