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失败了呢?那我们……”
杨妃转过身,目光坚定地看着绿枝,“富贵险中求。若一直畏首畏尾,我们杨氏一族便只能永远被人踩在脚下。太子并非鲁莽之人,他既然敢起兵,必然是有所依仗。你可还记得,此前太子在辽东凭借霹雳火横扫无敌之事?如今又有火炮现世,这等威力,足以改变战局。”
“再者,朝堂之上,看似平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,太子的势力也不容小觑。本宫多方打探,知晓他暗中筹备已久,如今已然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”
绿枝皱着眉头,仍有些担忧:“娘娘,可陛下毕竟是一国之君,坐拥天下兵马,太子即便有火炮,胜算又能有几成?而且,若吴王起兵,安州必然陷入战火,百姓也会受苦啊。”
杨妃神色一凛,“绿枝,这天下苍生的疾苦,本宫又岂会不知。但在这世道之中,若想真正为百姓谋福祉,就必须先掌握权力。”
“如今的朝堂,世家大族把控着诸多资源,陛下虽有心革新,却处处受到掣肘。太子素有革新图强之志,若他能登上皇位,定能大刀阔斧地改革,打破世家的垄断,那时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。”
对于改革,杨妃最有体会。
隋朝之际,最重改革,这科举制,便是当年她父皇所想。
然最后,却并未真正的落实下来。
到了如今,便是依旧为世家所掌控着选拔人才的权力。
顿了顿,杨妃继续道:“至于陛下那边,本宫心中又何尝不痛苦。陛下于我,有夫妻之情,于恪儿,有养育之恩。”
“但在这江山社稷面前,有些抉择,不得不做。本宫相信,恪儿心中也同样纠结,可他身为男儿,肩负着家族的使命,也有着自己的抱负,此时若退缩,日后定会抱憾终身。”
绿枝默默垂泪,“奴婢明白了。只是奴婢担心娘娘,若陛下知晓是娘娘劝吴王响应太子,定会怪罪于娘娘。”
杨妃轻抚绿枝的脸颊,为她拭去泪水:“傻孩子,本宫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,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只要能为恪儿和杨氏一族谋得光明未来,即便粉身碎骨,本宫也在所不惜。”
“而且,本宫也并非毫无准备。这些年,本宫在宫中也暗中培植了一些势力,关键时刻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再者,太子一旦成事,也不会坐视我杨氏一族不管。”
绿枝点了点头,“娘娘深谋远虑,奴婢自当全力协助娘娘。只是这宫中耳目众多,娘娘行事还需万分小心。”
杨妃微微颔首,“本宫明白。这几日,你多留意宫中的动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