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魏王阵营的房玄龄,却在这个时候,突然就沉默了。
跟随了陛下这么多年,房玄龄很清楚,陛下可不是真的想在这个时候立即选出新的太子来。
表态也没有多大的意义。
立储之事关乎国家根本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如今朝堂局势波谲云诡,各方势力暗流涌动,贸然表态支持魏王,不仅可能引发其他势力的强烈反弹,还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且此刻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日后的把柄,稍有不慎,便会让自己和家族陷入危险的境地。
只是褚遂良急了,赶忙上前道:“陛下,臣以为魏王李泰聪慧过人,勤奋好学,对经史子集、治国之道都有深刻的见解。”
“魏王平日里广交贤才,礼贤下士,身边汇聚了不少有识之士。若立魏王为太子,凭借其的才学和抱负,定能将我大唐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。”
“魏王对朝政的见解独到,常能提出新颖的治国之策,实乃太子的不二人选。”
“魏王在文学、政务上都展现出卓越的才能,他主持编撰的《括地志》,对大唐的疆域治理和文化传承都有着深远的意义,由魏王继承大统,定能开创大唐的新局面。”
李世民听后,并未立刻表态,而是陷入了沉思。
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,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探寻更多的深意。
而后缓缓坐下,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,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上。
魏征适时站了出来。
虽说陛下要废太子,可他觉得太子那边,还是有希望的。
如果直接立了新太子,可就一点余地都没了。
于是再次进言道:“陛下,立储乃国之大事,关乎社稷兴衰,民心向背。无论是晋王还是魏王,都应从长计议,不可仅凭一时之言仓促决定。”
“当务之急,是先稳定朝堂局势,安抚民心,再徐徐图之。如今朝堂人心惶惶,百姓也因太子之事议论纷纷,此时若急于立储,恐会引发更大的混乱。”
李世民微微颔首,面色稍缓:“朕心意已决,太子抗旨不遵,拥兵自重,意图谋反,罪无可恕,明日昭告天下,废黜其太子之位,贬为庶人。”
“并且,朕决定着手准备攻打洛阳,彻底平息这场叛乱!”
“至于新太子的人选,朕暂不考虑。待朝堂局势稳定,朕自会做出决断。”
众人闻言,皆面露惊色。
长孙无忌急忙出列道: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
“洛阳城高墙厚,更何况太子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