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后果不堪设想。
微微躬身,语调沉稳却又带着几分急切:“陛下,废立太子乃国之大事,不可仓促。”
“太子殿下不仅有治国之能,更有惠民之举,曲辕犁的推行,让我大唐农耕大兴,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“如今贸然废之,恐引发朝堂动荡,天下民心大乱。太子或许只是一时被权势迷了心智,若陛下能再派人晓以大义,说不定太子能迷途知返。”
“陛下以仁治国,威名远扬,这一次,或许也能用陛下的仁德感化太子。”
魏征是真心的,曾经对太子感官不怎么好,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,让他有了新的想法。
只是走到今天这一步,是魏征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。
李世民冷哼一声,心中烦躁不已,在他看来,若太子真在乎民心,就不会抗旨不遵!
站起身来,在龙椅前踱步,袍袖随着他的动作剧烈摆动:“动荡?太子如今拥兵自重,难道就不会让朝堂动荡?”
“朕若不采取行动,日后如何驾驭群臣,如何治理天下?”
“他若心中有大唐,有百姓,就不会做出这等忤逆之事!”
“一次次的机会,都视而不见,如今还妄图以武力对抗朕,朕岂能再纵容!”
另一边,房玄龄站了出来,拱手道:“魏公所言不无道理。”
“太子殿下在朝中根基深厚,又深得民心,骤然废立,怕是会引发不小的混乱,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。”
“一旦废太子,那些因曲辕犁受益的百姓,还有辽东归降的民众,会作何感想?”
“他们会不会认为陛下薄情,这对陛下的圣名,对大唐的民心所向,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。”
“臣建议陛下不妨再观望一段时间,看太子是否有回心转意的可能,如此既能彰显陛下的宽容,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动荡。”
这是火上浇油,看似劝谏陛下,实则是再添一把柴。
倒是李靖比较实在,顺着房玄龄的话就道:“陛下,若此时废太子,将士们恐人心惶惶。太子殿下在辽东立下赫赫战功,军中不少将士对他颇为拥戴,还请陛下慎重考虑此事对军心的影响。”
“况且太子殿下革新农器,实乃功在千秋,这等功绩不应被忽视。一旦废太子,军中士气受挫,若此时外敌来犯,大唐何以御敌?”
“臣愿亲赴军中,向将士们阐明陛下的圣意,稳定军心,但废立太子之事,还望陛下谨慎定夺。”
李世民微微皱眉,神色稍缓,但语气依旧强硬:“朕并非不知这些,可他犯下如此大错,若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