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的拓印,也被分成了很多道工序。
大部分的工匠,只需要其中一个工序。
雕刻就只干雕刻,拓印就只干拓印。
装订的,裁剪的,各有不同。
李世民仔细的瞧了瞧,这些工匠的手法都非常熟练,哪怕一些年龄比较小的,干起活来也比别人慢。
不由说道:“太子倒是招了一批好工匠啊,便是学徒的年纪,手艺都不比老师傅差了。”
寺丞杨启帆道:“陛下误会了,这里大多数都是学徒,老师傅并不多。”
“是因为他们只需要学这一种,学起来就更快,也更加容易上手。”
“每天只做相同的事情,做得久了,自然也就熟能生巧了。”
顿了顿,杨启帆解释道:“当初太子招工匠,不是很好招,所以东宫里其实大多数的工匠,都是学徒来着,然后按照太子的吩咐,每个人都学一门手艺中的一个步骤。”
“这样一来,没有费多少时间,就都能上手了,有些聪明伶俐的,学一两月,都比得上老师傅了。”
李世民此时,已然完全懂得了分工协作的好处。
不仅使得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,而且也能让学徒更快上手。
“按照这个法子,太极宫的那些工匠们,也要如此做。”
李世民对张阿难吩咐道。
“是,陛下。”
张阿难回道。
哪怕陛下不交代,他回去后也要这么安排。
这么高的效率,造出来的就是钱。
原来太子如此生财有道。
感觉大概了解得差不多了,李世民就想去看看东宫制冰的地窖。
就在这时,李世民突然听到咚咚咚的大响声。不由问道:“这是什么声音?怎的如此之响。”
寺丞杨启帆道:“陛下,是炼铁坊那边开始锻铁了。”
李世民仔细的听了听,道:“何人锻铁,竟是如此大响,力气如此之大,还这般气定神闲。”
响声很大却很平稳,持续有力。
连着响了十多声,都没有停歇跟落气的意思。
李世民对于锻造这块,也是有所了解的。
要达到这样举重若轻的程度,该是什么铁匠。
这般大的力气当铁匠可是太浪费了。
若在战场之上,绝对是一等一的猛将。
李世民顿时就生了兴趣。
同时有些埋怨太子。
这么厉害的人,怎么让他去干铁匠的活计了。
寺丞杨启帆苦笑道:“陛下,此非人力,而是水力,是太子所设计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