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这几天里,却是半点异常都没查探到,于是开始怀疑,是不是当初李安俨这边警惕过头了。
听着这话,李安俨也有些沉默了。
不知道该怎么说。
他现在压力很大。
陛下那边,每天也就晚间宿卫,暂且没有听到半点跟太子有关的情况。
房玄龄那边,亦是毫无动静。
但李安俨能够确定,那天晚上绝不是自己多疑。
而是真有问题。
问题是,现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,那天晚上的房玄龄有问题。
全凭他的直觉。
就现在来说,李安俨都有些不自信了。
但这话不能说出来。
一旦说出来,那可不是笑话,而是罪过了。
太子都在城外秣马厉兵了,现在来一句搞错了?。
只能是硬着头皮,认定房玄龄有问题。
想了想,李安俨咬牙道:“太子不能回长安。”
“房玄龄没说,是因为时机不对,所以把这事压了下来。”
“如果太子回长安,必然会再次上告,请求陛下先行夺太子兵权,行软禁之事。”
这就是最恶心的地方,房玄龄手里捏着雷,随时都能爆。
本身就以足智多谋著称的房玄龄,谁能揣测到他的心思。
哪怕是他站在太子面前,跟太子保证,说没有这回事。
可到了这节骨眼上,谁敢信呐。
谁能保证,房玄龄不会利用这次机会呢,他自己都保证不了。
这完全就是个死循环。
“房玄龄这个老狐狸,这是要硬逼太子反啊。”
“我找人查过了,祭祀的主意,是太卜署的太卜令上奏的。”
“他是魏王党人。”
“所以这次很有可能就是房玄龄指使魏王进行安排,逼反或软禁太子。”
杜荷愤愤说道。
现在不是谋反的好时机,因为太子的势力还是太过单薄了。
现在的太子是很难掌控朝廷,乃至于整个大唐天下的。
尤其是被逼造反这样的路子。
跟陛下直接面对面的对抗,没人会觉得太子会能打赢陛下。
起兵造反是最下乘的路子,这跟谋反不是同一个概念。
“若大变起,届时你也要逃出长安。”
李安俨提醒道。
“不,我要留在长安给太子作内应。”杜荷摇头拒绝。
李安俨微微摇头:“你能做什么内应,你是太子心腹,朝野上下谁不知晓,一旦太子起兵,陛下的目光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