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边吃边闲聊起来,京师最大的话题自然是魏王了,李承乾适当说了魏王那些诗词不错。
李靖则表示不懂诗词,转而说起魏王府兵之事。
言下之意表达对魏王将府兵交给世家的担忧。
李承乾笑了笑没搭腔,道:“说起府兵,我麾下的府兵也要操练了。”
“今天杜驸马还在东宫跟我说起这事,只是对于兵事,我也不过是半个门外汉,所以想请德謇回来帮我掌兵,不知卫公意下如何。”
李靖对此自然没有意见:“能为太子掌兵,是德謇的福气,老夫即日便写信一封,让德謇早日回长安述职,也好早日为太子掌兵。”
李德奖也高兴道:“如果大兄得到这个消息,肯定会立即动身,为殿下效力。”
相比李靖的若即若离,李德奖就没这么多顾忌了,毕竟大哥都跟太子混了,他也想跟着混,好歹能混个一官半职。
按照嫡长子继承制,李靖的爵位属于长兄,而他就要另谋出路了。
李承乾微微一笑,举起酒杯,却对李德奖的话没有作出反应。
现下就一个李德謇还好,如今还要邀请李靖当讲武堂的讲师,若把李德奖召入东宫,那李靖的第三子李景恒估摸着也不能少。
这样一来,整个李靖家都在追随太子,二凤那边,忌惮加倍。
历史上李德奖并不差,官至右武卫将军,以勇猛善战闻名。
只是缺少参与大事件,没能在青史中留下太多笔墨。
三子李景恒就比较平庸了,几乎没什么记载。
“听说卫公最近正在编纂兵书?”
酒过三巡,李承乾突然提起这个话题。
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。
李靖点头道:“老夫身体近些年来越发不适,这人老了,整日也没什么事做,便想把曾经打仗的一些经验记录下来,也能为后人提供些许便利。”
话很谦虚,历史上的《李靖兵法》可很是出名,宋神宗时《李卫公问对》被列入《武经七书》,为中国传统军事学经典之一。
李承乾顺势说道:“陛下赐下五府之兵后,孤这些日子,一直在研究兵书,倒是有些想法。”
这是碰到专业上,李靖很感兴趣的道:“太子请说。”
李承乾道:“训练军队,首重纪律。一支军队若无严明纪律,如一盘散沙,难堪大用。当以军法严格约束士兵,令行禁止,方能如臂使指。”
“余后便是士气。士气高昂之军,可发挥出数倍战力。需以恩威并施之法,激励士兵。赏罚分明,让士兵知晓立功有赏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