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做到量入为出就已经很不错了,事实上他们是完全没有经济政策才对。
但耶路撒冷王国,由于其商品的相对独一无二,且能对周边其他地区的商品产生质量上的碾压。
加上王国自身人口相对稀少,因此王国各种商品的市场,短时间内,相对而言是前景无量的。
这种情况下,短期内,几乎所有建设起来的工场,都不会存在亏本风险。
那么铺场的速度越快,王国的经济发展就越猛烈。
限制工场建设的,自然就包括国家所能动用的投资基金,至于人力方面,反倒是能通过向朝圣者群体吸纳移民解决。
这里涉及到一个简单经济学模型。
即通过负债形式建设工场,要比量入为出高效太多。
先假定100单位货币,可以建设一座工场,每座工场可以提供5货币的年回报。
一个国家第一年投入1000货币建设工场,第二年则继续是1000货币加上工场的年回报,建设新工场,10年后,将会得到大约122座工场。
而如果这个国家每年都以赤字经济方式负债10%来建设工场,那么每年它的总投资将不仅仅包括回报(每年5货币/工场),还会增加10%的负债资金。
第三年用于投资建场的资金,就能多达1386货币,等到第10年时,将会大约建设235座工场。
每年仅多投入10%的负债,就可以得到前者的两倍实际工场数。
这在古人眼里,其实已经无异于魔法了。
而即便是每年投入10%的负债,其总负债也不过为 2568货币。
在有235座工场,年回报达到1175货币的情况下,不继续投资建设新工场,仅需两年时间,就能将债务偿清。
然后得到相比于“量入为出”双倍的工场生产力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