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哪怕是最轻微的弥补,也将得到神最全心全意的恩救,因为这其中有着盖里斯在充当中保。
三:知识即启示,探索即信仰
【你们思维敏锐的人啊!你们当教诲别人。】
【你们必晓得真理,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。】
盖里斯教团不认为启示仅限于古老的经书,而是认为探索世界本身就是接近神圣的途径。
知识是信仰的一部分,科学与信仰并不对立,凡是追求真理的行为,都是宗教的一部分。
信徒必须持续学习和思考,探索自然、社会和人类自身,才能不断接近神圣的智慧。
盖里斯最大的神迹,永远不会是那些杀戮,或者光影上的变幻,而是他带来了通往“真理”的途径。
四:公义是信仰的核心,而非个人得救
【愿公平如大水滚滚,使公义如江河滔滔。】
【当你们见到不义之事时,应以手制止之;若不能,则以言辞制止之;若仍不能,则以心中厌恶之,这乃是最弱的信仰。】
信仰不是逃避世界,而是要让世界因信仰而改变。
面对不公,信徒必须有所行动。即便无法用直接的方式改变,也至少要心存抗拒,而不是接受压迫或屈服于邪恶。
这四个支柱,盖里斯先前就考虑过很多,但如此成体系的讲出来,这却是是头一次。
当然,这其实也是盖里斯的转变,乃至于说是一种成长。
曾经的盖里斯,还曾会为了“正确”“正统”,而去与人辨经。
但到了这个阶段后,盖里斯已经不再是需要去引经据典,自降身价的同穆圣或天兄的徒子徒孙们逐字逐句的辨经。
因为辨经是学生们的事,他作为老师,所要做的是写出让后人去辨的经!
当然,也可以粗糙的理解成,只要盖里斯足够的成功,那么自有大儒为他辩经,何须他亲自动手?
比起那些具体经文的胜负,盖里斯要做的是抓住核心的经意,已使其不断传承。
在这个问题上,盖里斯其实也已经渐渐的偏离了解放神学的范畴,而试图更加的普适化了。
……
寒风吹过安纳托利亚的丘陵,枯黄的草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微光。
牧民们披着厚重的羊毛披风,策马缓行,驱赶着羊群和骆驼向南方的冬场迁徙。
9月的丰收,来的快,去的也快。
时间转眼间,便来到了11月,在这寒风渐起的日子里,尤克图部的牧民们,必须赶在第一场雪落下前,前往各自的冬牧场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