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东躲西藏。
原本上千人的部队,等到如今就只剩下他们这二十八人了。
“就像我早说过的,塞浦路斯在成为罗马行省之前曾是埃及托勒密王国的一部分。”
“公元前 88年,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去世时,将他的王国,当时包括埃及和塞浦路斯遗赠给了罗马共和国。”
“起初罗马元老院不愿接受这个王国,因为他们担心无论谁被派去征服托勒密王国,都可能变得过于强大,威胁到共和国的民主原则。”
“在那之后,因为一些情况,罗马最终还是吞并了塞浦路斯,但他们除去派遣总督以及少数几位官员外,塞浦路斯大体都是自治的。”
“这里几乎没有军队、远离大陆的纷争,罗马的和平给这个岛屿带来了繁荣。”
盖里斯在一间木屋里,向安德烈他们讲述这座岛屿的过往历史。
这些历史,其实并不算什么罕为人知,尼古拉斯自己也清楚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盖里斯也在反复提醒尼古拉斯他们,提醒他们为何会失败。
因为他们的起义与叛乱,实质上仅仅是动员了一座城镇,与一些农民们的力量罢了。
他们从未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,未曾去动员其他市镇的力量,没有取得公民群体一致的支持。
盖里斯之所以要在当下这个关头,反复去讲当初罗马时代的荣耀,便在于他要提出一个口号。
就如孔夫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,说要恢复三代之治一般。
他盖里斯,也要在这个被艾萨克欺凌的岛屿上,恢复罗马共和之治。
盖里斯的这些论述,大多其实都有些牵强,属于经典的有利于自己的历史反复提及。
但他确确实实给出了一个有关“罗马”为何衰落的核心观点。
即共和体制与帝制转变中的权力关系变化,是罗马从强大走向衰弱的关键之一。
在盖里斯的论述里,罗马共和国的强大,与其独特的共和制度紧密相连,这种制度强调公民的参与和国家属于所有罗马人,创造了强烈的公民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。
在罗马共和国时期,公民们有机会通过选举和参军为国家服务,罗马的权力中心分散,执政官、元老院和民众大会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民的利益。
这种制度激励了人们积极参与国家事务,公民们为罗马而战,是因为他们感到罗马属于他们,而不是某个统治者。
然而,当罗马转变为帝国,尤其是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后,虽然名义上皇帝是“第一公民”(princeps),保留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