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闵文请来的阿姨是南洋籍,中英文都会说,不过说得都不太流利。
梁见铖客气地说了声“劳烦”,阿姨也只是朝他点头笑笑,不多话,只做事。
这便是顾双洋对阿姨的要求,可他没想到,这么个过分的要求,杨闵文竟也能找到人满足她,甚至家里家外的任何事,杨闵文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。
梁见铖也琢磨过,杨闵文这么做,是出于爱,是因为怕,还是怀着敬意?或许三者皆有吧。不少外人都说杨闵文选了条最容易走的路,可他不能昧着良心这么讲。
正因为亲眼目睹了许多事,深知杨闵文的难处也在方方面面。
说到底,家家户户关起门来过日子,无非就是一桌子的几餐几汤。可问题就在于,肠胃容易填饱,人心却难以满足,这也是每个家庭各自不同的烦恼和忧愁。作罢作罢,在这世上当个纯粹利益至上的商人,用物质安抚内心,反倒觉得充实可观。
顾双洋忙完出来,看到儿子梁见铖,也只是多打量了几眼。
她向来是个简洁有序的人,就像她此刻的穿着打扮,一贯休闲又简洁。自那天他从咖啡屋把章敏接走后,梁见铖和母亲就再没联络过。按理说,顾双洋亲自约见章敏后,母子俩应该通个电话,聊聊章家的事。可两人都觉得,既然已经做了决定,就没必要再多谈。
饭桌上,杨闵文把自己亲自煲的汤,分别给顾双洋和梁见铖盛了一碗。顾双洋早已习惯杨闵文细致入微的照顾,梁见铖还是保持着客气:“谢谢闵文哥。”
就像小时候一样,梁见铖叫杨闵文“闵文哥”。
当初杨闵文和顾双洋结为夫妻,梁见铖本想改口叫“闵文叔”,毕竟叫叔叔听起来更像话些。可小时候他真心待杨闵文亲如兄长,“闵文哥”这个称呼已经叫得太过顺口,特意改变反而违和。
况且,杨闵文只比他大不到十岁,叫叔确实不太恰当。
顾双洋可不管这些,她是她,他是他,杨闵文是杨闵文,不管他称呼大名小名,叔叔还是哥哥,对母亲而言也只是称呼而已。
她不拘泥于任何形式,也正因如此,才成就了现在的顾双洋。
“这是宜城林岚的水麻鸭,都是野生养殖的,用来煲汤口感清淡不腻。关键是鸭肉吃起来不像鸡肉、牛肉,不会上火。”
杨闵文文质彬彬地介绍着家乡特产,他话里总有说辞,不让饭桌上的氛围变得寡淡无趣。
顾双洋话少,但也能接受杨闵文作为主场,讲这些家常闲言。
有时候,梁见铖觉得杨闵文更像是这个家面面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