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见识多。
“所以村中生活的人就应该都远行千里吗?不想远行千里只想待在村中的人就是该被嘲笑的吗?
“不是的。
“有人愿意在村中生活,有人愿意远行千里。
“这是两人的选择差异,没有对错是非之分。
“所谓的对错是非,都来源于人。
“来源于人制定的仁义礼乐,来源于所谓的道德、法令。
“窃一个钩玉的人是贼人,当诛。
“盗一个国家的人,就成了诸侯。
“仁义、礼乐、道德、法令,都是统治者统治天下的工具罢了。
“带来动乱的不是别人,正是列国之诸侯也。
“所谓帝王,是天下百姓推举出来的共主,是百姓为了利己身而尊奉的人。
“现在列国诸侯对待百姓都如同对待奴隶,没有做利于百姓的事。
“他们虽然以王自命,但不是王。”
老人似乎许久没有这样放肆言论了。
他激动莫名,高举着双手,尽情为已故的庄子宣泄思想:
“当今之世。
“遭受杀害的人尸体一个压着一个,带着脚镣手铐而坐大牢的人一个挨着一个,受到刑具伤害的人更是举目皆是。
“而儒学、墨学,竟然在枷锁和羁绊中挥手舞臂地奋力争辩,这难道不可笑吗?
“诸子不知心愧、不识羞耻,竟然达到这等地步!
“要结束这个黑暗时代,所有人都应当隐居避世,这样就能逃避刑法免去祸患,保证自身安全。
“如此一来,就能让天子不得臣,诸侯不得友。
“天子没有臣,就没有执行其命令的人,就无法迫害百姓。
“诸侯没有友,就没有帮助他们的人,就无法奴役治下的民。
“没有臣的天子还是天子吗?
“没有友的诸侯还是诸侯吗?
“天下没有了天子,没有了诸侯,就没有动乱残害。
“没有帝王的天下,将回归到最原始最质朴的状态,按照道来运转。
“那什么是道呢?
“道是天地万物产生、发展的根源。
“道即是物。
“一一草一木一人一猪一牛一马一羊一天一地皆是道。
“道动便是物动,乃生天地万物。
“这个时候,没有人为干涉。
“一切都按照道,按照自然来运行,消摇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。”
老人一口气说了太多话,呼吸有些许不畅,扶着桌子大口喘息了好一阵。
呼上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