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
“若是今日先生不能打消我的疑虑,我想我是不能和先生一起共事的。”
鲁仲连子有些恼怒:
“难道凭我鲁仲连的声名,还不能够向公子证明吗?
“若说仲连对秦国曾经有言语不利,难道子顺就没有了吗?
“长平之战,秦国刚开始攻打赵国的时候,魏王征求群臣对此事的对策。
“群臣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,是对魏国有利的事。
“唯有子顺例外,质问群臣:‘为何如此说?’
“群臣答曰:‘秦国战胜赵国,魏国也顺势向它屈服。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,魏国就可以趁秦国疲惫不堪的时候予以攻击,这不是好事吗?’
“子顺立刻驳斥道:‘秦国自从秦孝公以来,没打过败仗,现在又重用上将白起,哪里会败呢?哪里会有疲惫可让我们趁呢?’
“群臣又说:‘即使秦国战胜赵国,那对我们魏国有什么坏处呢?赵国衰弱,正是我国的好事啊!’
“子顺又反驳道:‘秦国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,一旦战胜了赵国,必定要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。那时邻近的魏国就将面临秦军的攻击了。古人说燕雀筑窝在屋檐下,母鸟哺育小鸟,叽叽喳喳地都很快乐,自己以为很安适。灶上烟筒忽然窜起火苗,高大的房屋即将被焚,而燕雀面不改色,不知道灾祸就要殃及。尔等不明白,赵国一旦灭亡,灾难就会降临魏国的形势,难道人和燕雀一样吗?
“子顺担任魏相,为魏王出谋划策抵抗秦国,公子都能够信任。
“而我虽然是齐人,但一直拒不接受任何官职,只在稷下学宫教书育人。
“公子为何相信子顺,而不相信我呢?”
孔斌面现不愉之色,但没有多说什么。
眼下最重要的是,就是让公子成蟜信任鲁仲连,壮大队伍。
些许冒犯……
孔斌牵牵嘴角,他真是好久没有比剑了。
真正的儒生不仅能讲道理,还略懂拳脚。
虽然孔斌没有说话,但这个表现就能够让嬴成蟜看出一些事来。
若鲁仲连和孔斌关系不密切,哪里能做出这种事呢?
这都不是过河拆桥了。
这是孔斌先过了河,没过河的鲁仲连又把孔斌叫了回去,威胁孔斌说我要过不去你也别想过去。
少年思索着。
他是想要诸子支持,但没想到这么快就会有成果,这太顺利了些。
他在面刺宫听过鲁仲连的论述。
其言语虽然有时代局限性,但不可否认有许多可取之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