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平原君赵胜、燕假相将渠的性命,是信陵君魏无忌、春申君黄歇的名声,是燕的五座大城,还有赵、燕折损的数万士卒。
“以君子之名行恶事,比作恶之恶人危害更大,大不可以道理计也。”
儒、墨相争数百年。
孔斌自知很难改变两大显学的对立,今日与邓陵学论道论不出个结果,索性放弃,沉声道:
“斌今日不与你论道,暂不论长安君之是非。
“斌接下来顺着你的话说,不是斌赞成你的观点,只是斌想早点结束这场闹剧。
“天下恶人何其多,一个七岁孩童再恶也不会是最恶的人。
“你既然要除恶,那为何不从最恶者除起,非要一个七岁孩童死?
“魏王不辨是非,不明道理,驱赶贤人,任用奸佞。
“你就在魏地,怎不见你入大梁,上朝堂,当着魏国文武百官的面请魏王赴死。”
邓陵学想都不想,显然事前已经深思熟虑:
“此子此刻作恶不是最大,若能活至成年,必是最恶之人也。
“放由不管,掌控喉舌的贵族会将其宣为圣人。
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
“一国之君主尚且如此,何况一言一行皆能影响天下的‘圣人’乎?
“至于魏王……”
邓陵学停顿片刻,缓缓道:
“孔斌子不能因为魏王不行儒术,就说其是恶人吧。
“学接下来的话是以魏人立场。
“于学而言,魏王攻打燕国,救援赵国,从秦的手中夺回了河东的领土,还攻占了陶、卫的领土。
“对齐用兵,占领了平陆。
“攻韩,拿下管地,一直打到淇水岸边。
“眼阳交战,楚军疲敝而退。上蔡、召陵之战,再败楚军。
“值此时,魏军遍布天下,威振于中原列国,可谓中兴之主也。”
孔斌面露难色。
不是没有话说,而是自知说出来的话不能动摇邓陵学杀长安君之心,那说出来就没有意义。
他的目的是让楚墨放弃追杀公子成蟜,而不是与楚墨巨子争个胜负。
吕不韦比孔斌更在乎公子成蟜。
见孔斌一时语塞,静观事态发展的吕不韦不在沉默,开口说道:
“见过巨子,鄙人吕不韦,不知巨子可有闻听否?”
邓陵学面露诧异之色,一边认真打量吕不韦,一边说道:
“学自然知晓。
“奇货可居四字,当年风靡齐国,齐国只要有耳朵的人都听过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