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的供养生活。”
他环视四周,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深邃:“你们看看那些佛寺,无一不是奢华至极,动辄为佛像塑造金身铜像,佛殿之内,处处贴金饰银。光是长安城附近,那些佛寺的建造成本,以及僧人们的日常开销,就足以让上万甚至数万的百姓得以饱腹。”
说到这里,他的语气变得有些沉重:“可是,长安城中仍然有许多乞儿,还有贫民区,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。玄奘法师,你怎么能说这与佛门无关呢?”
林楠的目光紧紧盯着唐三藏,仿佛要看穿他的内心:“而车迟皇城,没有兴建佛寺,却将这些资源都用来造福于民,因此这里的人人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。”
唐三藏摇了摇头,似乎想要反驳,但林楠却一抬手,打断了他的话:“既然玄奘法师想要辩论,那我们就到台上去,让车迟的百姓们都来见证。”
说罢,林楠身形一闪,轻盈地落到了法坛之上。孙悟空对林楠的言辞并不感兴趣,他作为修行人,对凡俗之事并不太在意。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,心中并无太多波澜。
然而,他还是对唐三藏说道:“师父,您就去与他一辩,将我们佛门的真意辩个明白,也好将那五百囚僧救出来。”
说完,孙悟空施展法力,让唐三藏也飘然落到了法坛之上。
两人盘膝而坐,面对面地立着。他们的言辞都经过法力的放大,使得全城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
唐三藏首先开口:“大国师刚才所言,不无道理。然而……”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,“我佛慈悲,却是在人心之上耕种,能够消除人心中的种种业障恶念,引导人们向善,使得人心得以安静,怨气不再存在。”
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坚定和自信:“佛门与世俗的分工虽然不同,但实则有着相似之处。大国师也不能说佛门和佛寺的存在没有必要。”
林楠却微微摇了摇头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:“什么消除旁人业障?大唐长安城中,佛寺众多,僧人们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修行吗?他们要求信众自行念诵佛号,才能脱离苦海。而寻常百姓务农生产,是在土地之上耕耘,才能收获农作物。”
唐三藏闻言一怔,林楠的话仿佛击中了他的要害。这的确是“小乘佛法”的一个弊端,更多地讲究的是自我救赎。
然而,唐三藏并没有迟疑太久,他叹了口气,缓缓说道:“佛法有大乘和小乘之分。小乘佛法,的确讲究自渡。但贫僧此番西行,正是为了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。”
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“只待大乘佛法求来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