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上场的小郭,精神一振,就开始朗声读了起来。他读的证词有三份,一份证词的主人,是戚得标所乘返程客车上的司机。人家之所以认得戚得标,是因为戚得标坐的座位,就在司机的背后,而且在路上还攀谈了几句话。
还有一份证词,是来自于金陵一家饭店的服务员。他记得戚得标,是因为服务员也是海滨人。听到了老乡的口音,也就聊上了几句家乡话。
最后一份证词,则是来自于市委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。因为他和戚得标同坐在一辆客车返回海滨。
如此一来,五份旁证包含了吃住行三个方面的证人,将戚得标为什么留在金陵市的原因和返回的时间,给证实得清清楚楚。用法律语言来说,就是所有的证据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,无懈可击。
当郭明读完旁证坐下来之后,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。毫无疑问,段枫是在说了假话。想让一个根本就不在场的人,来指使自己去实施贪污公款的行为,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谎话。
“段枫,你还有什么话来为自己辩解?”任笑天站了起来,声调依然不高,但很有威严。传到段枫的耳中,犹如是晴天霹雳。
“我说,我说,我彻底交待。”段枫一下子跪到了地上。他也是一个会审时度势的人,知道事不可为,当然不会再一条道走到黑。再说,撑下去的结果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。
任笑天也不喊段枫起身,只是冷冷的看着对方的表演。此时无声胜有声,场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有点肃穆。由于场上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大家也都摒住了呼吸,在等待着进一步的发展。
“是他,都是他,硬是逼着我咬住戚局长。说是只有这样,才能让大家都能分担掉一点责任。我该死,我该死,不应该贪图这家伙的五万元钱。”段枫把手指头指向了汪哲军,痛哭流涕的进行着检举揭发。
事情很简单,真实情况也与段枫原先的交待差不多。唯一的区别,就是事件的主角,由戚得标换成了汪哲军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?原因是在贪污专项基金的风声传出来之后,汪哲军立即就找上了段枫。说是愿意出五万元钱,买段枫去咬住戚得标。
段枫听到能白得五万元钱,立即就红了眼睛。他也知道自己这一次是摔了大跟头,过了这个村,没有这个店。如果不乘机弄上一点钱,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机会嘞。
再加上他又听说,外面传出来的风声,很有可能是戚得标放出去的,更是恨上心头。反正不管是谁让自己去取款的,到头来,自己的责任都是一样的重,没有任何的区别。有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