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延承等人将他们都劝说回去,为了安抚民众,这一次考古队觉得将发掘工作进行全网直播。
阳秋也在网上看到了消息。
“系统,这是谁的墓穴?”
【这个小镇在唐朝叫做宜春郡】
阳秋马上明白过来,惊道:“难道是李适之的墓穴?这也太巧了。”
当年李适之与李林甫争权,但实力不济,总是处于下风。天宝年间,李适之的好友皇甫惟明、韦坚等人被李林甫陷害,先后遭到流放。李适之害怕李林甫对付自己,自请撤职,被贬为宜春太守。但紧接着韦坚、李邕等人死于贬所,李适之惊恐失措,万念俱灰,最后于天宝六载服毒自尽。
但阳秋突然想起自己收集资料的时候记录不一样,“李适之不是葬在河南的温泉里吗?怎么现在跑到赣州去了?”
系统道:【那是衣冠冢,李适之死后没有追授谥号爵位,其子孙在李林甫的攻击下自身难保,选择了就地下葬】
阳秋感叹着世事无常,“这李隆基可真是薄情寡恩。李适之执政期间可没大错,仅仅为了给李林甫立威就不留情面,死了一个谥号都没有。好歹还是一个曾祖父,何必如此绝情。”
【李隆基是一个优秀的政客】
网络上对该墓葬的讨论铺天盖地:
【这考古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?粽子呢?驴蹄子呢?】
【又是一个看盗墓小说魔怔了的人】
【说话前记得加狗头】
【这坟看起来好寒酸,就是一些铜钱,唐三彩,瓶瓶罐罐】
【确实,这些在陕州地下出土了不知道多少,没什么价值。还是要出土竹简书籍才有用】
【拜托,这里面东西虽然少,但随便一个也非常珍贵吧,说得好像大白菜一样,无语】
李延承表面上风轻云淡,但内心却难以平静,陪葬品太过普通,难道自己真的判断错误?可周老师也看过了,不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地主啊。
“小李,做什么事都要沉得下心来,历史研究也好,考古发掘也好,科研实验也好,坐不住冷板凳就不要来。”周老教授也察觉到了学生的浮躁,适时安慰道。
“明白了老师,是我想岔了。”
墓穴不大,他们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挖掘出了石碑,上书:
唐故光禄大夫行宜春郡太守渭源县开国公李府君墓志铭并序
紧接着一行小字:扶风郡太守房瑁撰
【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!】
【感谢秦始皇,我认识上面的字啊啊啊(激动)】
【唐朝的光禄大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