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头别说一个上校处长,就是委员长来了,光口白牙,人家也不买账啊。
不做生意时,总觉的啥都简单。
真踏进来了,才知道里边的水真的很深,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。
“咳咳。
“桥山,你上次那个《论防赤学意见书》写的不错。
“不过我看还不够完善。
“你得加紧,再多添加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东西进去,这样在具体实施的时候,才能适应眼下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。”
郑介民背着手边走边指点道。
“郑长官,您,您看过我写的意见书了?”陆桥山大喜不已。
他呕心沥血创作的意见书,过去给郑介民递了好几次,但一直都没下文。
没想到终于熬到了这一天。
“早看了。
“我说过,咱们是老乡,你是我兄弟。
“你写的东西,我怎会不看。
“过去谈这个不合时宜,现在嘛,是时候可以聊聊了。”
郑介民亲和笑道。
“好。
“我得空一定增补修订,到时候送您审阅。”陆桥山大喜道。
“不是得空。
“是要把它放在心上,尽可能的抓紧。
“现在学生闹的厉害,你的经验很值得国防部其他同僚学习、参考。”
郑介民抖了抖手指道。
“是!”陆桥山恭敬领命。
“行了,留步吧。
“我交代的这些事,得尽快办,年底看你的结果。”郑介民抬手道。
“那,那资金……”
陆桥山话还没说完,郑介民已经钻进了汽车。
“啧!”
他无趣的喳了喳嘴,轻吐了一口闷气。
没钱,没资金做个屁的买卖。
走一步看一步吧。
不过,意见书一旦被郑长官采用,要运气再好点能递到委员长案上,自己以后的仕途无疑又进了一步。
下一步等揪出深海,指不定就有机会做副站长了。
甚至熬到老吴退休,或者把老吴……自己做津海站站长也不是没有可能啊。
回到站里。
吴敬中正和洪智有吃水果。
“桥山回来了。
“快,我们津海站,不,是党国的大功臣,来,吃水果。”
吴敬中亲自起身招呼道。
洪智有也放下水果,微笑抬手。
“站长,不吃了,警备司令部那边还上百号人排着队等我处理呢。”陆桥山笑了笑,口气夹杂着几分得意官腔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