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一脸兴奋。
两首成名佳作,让李承平一鸣惊人,如今已然成为京都城无数姑娘们的心上人。
范若若也很喜欢诗文,平日里从小姐妹们那里耳闻目染,心中更是充满好奇。
“姐,这首诗可是了我不少银子,咱们先说好,以后我要是挨打,你一定要在爹面前帮忙说话。”
范思辙道。
范若若白眼一翻:“瞧你那点出息,放心,下次肯定帮你说话。”
“嘿嘿,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。”
范思辙咧嘴一笑,将锦盒打开,从里面取出两份画框,装裱异常精美。
范若若对这外观视若无睹,画框中的诗词吸引。
“结构严谨,气度非凡,纵观整个庆国历史,恐怕也找不出能预知媲美的诗文!”
范若若不由得发出感慨。
这高度评价顿时引起范闲的注。
好奇的凑上前,看到诗文的刹那,他神色微微变得有些古怪。
“范思辙,这两首诗你了多钱?”范闲问道。
“一百两银子。”“一百两银子?!”
范闲瞪大双眼,直勾勾盯着面前诗词,脸上充满震惊。
“你懂什么,诗词是无价的,要是再过一段时间,一百两银子都买不到。”
范思辙语气中带着几分可惜。
如若不是此事牵扯到文王殿下,他都想着弄批货到大街上售卖。
范闲嘴角抽搐几下,懒得跟范思辙争论这个事情。
“对了,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?”范闲转言问道。
“什么是作者?”范思辙一头雾水。
“意思就是这首诗谁写的?”
“是文王殿下,也就是当今庆国三皇子,当初我俩还一起玩泥巴呢,想不到这家伙变化如此大!”
范思辙嘟囔着。
后面的话范闲没有在意,只是将三皇子这个名字暗暗记下。
“三皇子吗,此人倒是有点意思,等忙完手上的事情,定要去见上一面!”
……
凭借这两首诗搅动了庆国文坛风云。
作为始作俑者的李承平,坐在家中对外界发生的事毫不在意。
这时,一名家仆匆匆跑进屋:“王爷,宫中来人了,说是奉贵嫔娘娘之命前来伺候您的。”
李承平眉头一皱,下意识想要赶人,话到嘴边停下。
来到院子,一名白面无须的太监站在那,嘴角始终挂着淡淡微笑。
见到李承平出现,太监快步跑上前,噗通跪在地上。
“奴才赵高,参见文王殿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