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人对坐,品茗论道,谈及此次科举之志,皆是意气风发,胸怀壮志,誓要在科举之中一展才华,为国效力。
夜幕降临,班荆馆内灯火通明,来自五湖四海的举子们或三两成群,或独自一人,围坐于灯火阑珊处,他们或低声吟诵,或高声谈论,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、政治抱负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
李纲五人也参与其中,与各路英才交流着自己的政治主张,对时政的看法。
期间,也有新旧两党的争执,甚至争吵。
但赵俣登基以后,一直在引导,新旧两党在法治和规则框架内,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,通过和平、理性的方式进行观点交流和政策探讨,谁走极端,不问是非对错、青红皂白,不顾国家利益,一心搞党争,为了争而争,就消灭谁,永不录用。
还有,这次科举,新学和儒学并重,以至于那些极端的新党人士和极端的旧党人士都不可能中举,这也使得他们要么改变思想去学习对方的典籍甚至干脆拥抱对方,要么就只能放弃当官,始终郁郁不得志地做闲云野鹤。
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,新生代的官员中,新旧两党的矛盾缓和了不少,甚至也可以说新旧两党的矛盾开始瓦解,至少双方暂时搁置了彼此之间的矛盾。
次日清晨,五人一同走出班荆馆,迎着初升的太阳,踏上了前往东京汴梁城的最后一段旅程。
沿途所见,略过不提。
只说,五人抵达东京汴梁城时,天色已黑。
此时正好是上元节。
就见,东京汴梁城内张灯结彩,喜气洋洋,京城各主要道路上,人山人海,载歌载舞,一派祥和富裕幸福的景象。
每年的上元节观灯,都是东京汴梁城中的一大盛事,皇帝都要登上宣德楼与民同乐。
早在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,赵宋朝廷就下令,停止中元与下元灯展,集中力量办好上元灯展。
于是,上元灯展的规模变得更大,要连续举办五天。
“上元五夜灯”早已经成为赵宋王朝的一种规制,上元灯展也已经成为东京汴梁城标志性的盛大节日之一。
这有力地推动了上元灯节的发展。
每到上元佳节,东京汴梁城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御前大街上,灯市更是绵延数十里。市民都涌上街头,来到宣德楼前广场上,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
此情此景,令王安石都按耐不住其内心的兴奋,用诗来进行描绘:“车马纷纷白昼同,万家灯火暖春风。”
到了赵俣这一朝,按说应该发扬这种风格,比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