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宫闱科举
…
闲扯了一阵,又一块涮了顿羊肉,李琳、叶诗韵、麻晓娇、袁倾城就各自离开了。
四女走后,张纯又拿起书看了起来。
张纯很想在这次的宫闱科举中夺魁,可不仅仅是因为赢了就能拥有一个属于她和赵俣的儿子;还因为赢了能证明她的知识、才学、能力等方面真的强过赵俣的其她女人;这也象征着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彰显。
张纯早年间看过一个叫赵秉忠的状元的试卷,全文两千四百多个字,愣是没有一处涂抹,字写的跟印刷出来的没有任何区别。
就是让一般人抄,都绝对抄不出来这样的效果。
所以科举这条路是非常难的。
要是运气不好,再碰到一群强劲的对手,那难度,就是地狱级的。
比如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。
这届被称为“千年龙虎榜”。
那一年报了四十多万人,总共就录了不到四百人。
而这四百人里,唐宋八大家有其三,苏轼、苏辙、曾巩;还有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、程颐;还有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、为往圣继绝学、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家张载;还有明明是文人却以军功扬名历史的“三奇副使”王韶。
另外,章惇、曾布、吕恵卿也都是这一榜的。
而以上这些历史上的超牛逼人物,竟然没有一个考上前三名。
由此可见,科举这条路得有多难。
如果是真正的科举,哪怕自负如张纯,都绝对不敢一试,因为以她的文学水平,想成为进士都不太可能,就更别提夺魁当状元了。
可穿越到了这个可以参加科举的时代,身为读书人,不参加一回科举,不拿个像样点的名次,总归有点遗憾。
然而让张纯无奈的是,身为女人,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,她永远都不可能弥补上这个遗憾,哪怕她是穿越者。
那在宫闱科举中夺个魁,便是张纯最能聊以慰藉的方式了。
……
这一日,赵俣与一众宰执议完事,就在赵俣起身准备回后宫之际,苏轼突然出声叫住了赵俣:“陛下且慢。”
赵俣停下,问道:“爱卿还有事奏禀?”
见此,章惇以及一众宰执全都停止离开,想看看苏轼要跟赵俣说什么事?
没有人注意到的苏辙,苦笑不已,他心想,‘我的好兄长,你就不能等旁人走后,再独自返回奏请此事?’
“臣门下有一对颇有文采的奇女子,她二人听闻陛下宫中要举行宫闱科举,想一睹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