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改革怎么可能不流血
…
叶诗韵的表现,让赵俣很费解。
怎么形容呢?
五女中,除了袁倾城,赵俣还不清楚底细,其余四女,赵俣全都领教过了。
在赵俣看来,麻晓娇和张纯属于那种多少知道点,但知道的并不算多,并且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那种;而李琳则是彻彻底底的白纸一张,什么都不懂,就是胆大,什么都敢尝试。
轮到叶诗韵。
赵俣发现,叶诗韵似乎什么都懂。单看她的知识储备含量,要说她没经历过几十个男人,打死赵俣,赵俣都不信。可要是再看叶诗韵的实操,却又不比麻晓娇、张纯、李琳强哪去,最多就是她的进攻性更强一些、胆子更大一些、好奇心更旺盛一些,仅此而已。
‘这倒真是有些奇怪。’
不过很快,赵俣就将这件奇怪的事给抛在脑后去上朝了。
话说,最近的朝堂上真有点乱。
至于原因,无它,新旧两党的党争,越发地激烈了。
当初,向太后和很多大臣认为的,元祐和绍圣两个时期均有失误,应该消除偏见,调和矛盾,走中间路线,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行不通。
当然,这其中也有赵俣的原因。
赵俣让新旧两党分别去查贪腐,结果却被他们当成了抢地盘。
搞得两党都对反腐一事极为上心,出手那叫一个快准狠,就仿佛他们出手慢了,那块地盘就会被敌方给抢走。
包庇贪官污吏?
不能说绝对不存在,但他们包庇的形式绝对变了。也就是,从原来的帮贪官污吏逃避罪责,变成了告诉贪官污吏赶紧补齐欠朝廷的钱,朝廷这次是来真的,不补上各自负责的窟窿,这次肯定得倒大霉,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。
而且,朝中已经出现了“新旧两党查完各自负责的区域后,便会交换场地复查”的声音。
这不是赵俣让皇城司和东厂散布的消息,而是有些聪明人根据赵俣的行事风格猜的。
要真是这样,他们这边负责的区域出现了漏网之鱼,被敌方给复查出来,自家这边丢人现眼给敌方留下攻击的话柄不说,敌方肯定会借此机会在己方的地盘中楔钉子,监视己方官员,甚至是影响己方官员施政。
所以,新旧两党都在大力反腐消灭贪官污吏,同时拔掉那些懒政的官员,换上自家党派的官员,绝不给敌方可乘之机。
而各级地方官吏,不想被收拾,就只能乖乖地把贪污的钱,甚至是对不上账的钱,全都还上,不然,就算你畏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