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阴山道人:“好自为之吧。”
说完目光又往面前的虚空望去,看着那黑水之中上下起伏的身影,煽动了几下翅膀就迅速离去了。
只等怪鸟离去,那颗老松也逐渐枯萎,几个黑不溜秋的果子落在地上,咕噜噜的滚着就下山了。
片刻就只剩下了阴山道人和身后两个胖墩墩。
阴山道人见状满脸无趣,又看了看面前那一滩黑水,挠了挠头:“罢了,就等等你吧,反正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。”
说着就带着身后两个肉墩墩慢悠悠的往山下走……
……
次日,天还没黑呢,肖染就动身往城隍庙去。
街上最近似乎是比之前冷清了一些,但也依旧很是热闹。
路上行人纷纷,多是冲着城隍庙的方向去的。
肖染跟在人群里,听着路边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的耳语声:“听说今儿唱大戏,那边可热闹了,还有烩菜免费吃呢,快点走,晚了烩菜可就吃不上了。”
“一字儿写出来一架房梁,
二字儿写出来上短下横长。
三字儿写出来横着瞧好像“川”模样……”
城隍庙的大门前,就不少人都围着看热闹,肖染一瞧,一男的穿着大褂蹲在地上,手里握着一把细腻的白沙,跟着旁边的搭档唱着,在地上写出大大的字来。
这叫白沙撒字。也是沾圆子的功夫。
现在可没什么德语社,说相声、说评书有名有姓的能在茶楼里混个台位。
可茶楼才几家啊,能混的上这口饭的人又有几个?
大多数都是要在地上讨饭吃。
这白沙撒字,就是说相声的人基本功,和太平歌词一样,那都是指着这玩意吃饭的。
这个年代,你想要靠着耍贱卖萌那一套,嘿,抱歉,看到地上的破碗了么,去吧,跪在那要饭人家都嫌你。
肖染看了一会,起身往里面走,这城隍庙他已经是第二次来了。
上次冷冷清清,这次却是比过年还热闹。
这地方也不算是什么文物单位,老百姓凑热闹的地方,里面商贩也不在少数,两边炸油饼的,卖糕的,表演杂技的,鱼龙混杂。
也没看到赵清明他们的人影,肖染只管往里面走,一提鼻子,就闻到一股子肉香。
定睛一瞧,左边大柏树下面,立着两口大铁锅,
说是铁锅,其实更像是汤馆里熬汤的汤锅。
两米宽,一米深,别说炖菜,炖个人进去都没问题。
老早的就有人站在铁锅旁边排着队呢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