慌。
为了让张远顶住压力,方永给张远了大量的武器装备,使其军队的精锐程度远超他人。
其次,方永还额外给张远调遣了两万淮阴军精锐,加上张远原本的三万水军,就是五万人。
这些士兵都是淮阴军老卒,两淮地区的水军和陆军区别不大,上船即为水军,下船即为陆军,这五万人的兵种可以随时切换。
张远面对的对手是草原的三万多骑兵援军,以及忽雷勒勇的两万多残军。
从人数上看,双方的差距不是很大。
不过草原人基本都是骑兵,一人一马加起来的话算是两个单位,肯定比一名普通的士兵战斗力强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好在忽雷勒勇部的战力已经大减。
一般来说,军队作战,折损一成就已经处于溃败的边缘,折损两成就已经算是大败,如今忽雷勒勇部折损了足足三成有余,剩余的士兵早就没了士气,战斗力远远低于以往,这让张远的压力小了很多。
而另一边,魏兴也在进攻着忽雷勒勇部。
忽雷勒勇对此只能咬牙死撑,现在这种情况就看谁撑的久了。
要是张远先被打败,那他就可以突出重围,和草原援兵汇合。
若是他这边先撑不住,他就只能继续往缺口的西北方向逃窜,到那时,情况估计就不会太好了。
毕竟汉人故意留出这一条生路给自己,肯定有阴谋在里面。
如此,双方交战着。
战火在v字形包围的一面弥漫开来。
在这条战线中,最重要的位置莫过于v字形的三个尖端。
由于这个v字形的包围是横向的,
也就是这样:>
三个尖端中,有一端位于方永这边的区域,并不会受到攻击,也就是魏兴所在的区域。
而另外两个点,都是由张远负责,也就成了战场胜败的关键。
靠前的一个点位于大兴的末尾,严格来说已经深入了敌军腹地,幸亏方永掌握着水路才敢运兵至此。
这里有三个村庄,分别是红门村,新门村,赵东村。
这原本是三个平平无奇的村庄,如今却成了战场胜负的关键。
梁烈带着一万精兵在这三个村庄驻守。
村庄早已无人,也就没有什么可顾忌的。
这处地点最困难的就是无险可守,所以接下来发生的战斗势必将无比惨烈。
三个村庄成品字形分布,其中最上面的红门村地势略高,于是梁烈将火炮着重布置在红门村,同时在周围布置主要的防御工事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