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之大,不亚于草原异族。
“长威伯。”夏言终究忍不住,“南方乃是财赋重地……”
蒋庆之呵呵一笑,“倭寇越是猖獗,对大明财赋为祸越烈,可对?”
难道不是吗?
夏言颔首。
景王两兄弟相对一视,有些小兴奋。
两位先生对上了。
这热闹,大发了。
谁胜谁负?
景王挑眉。
朱载坖几乎没有犹豫,看了蒋庆之一眼。
我站表叔!
景王犹豫了一下……聪明人总是如此。
夏言多年首辅,能把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,这能力……不说冠绝古今,至少当世找不到对手吧?
表叔是厉害,可对局势分析,哪里是曾站在庙堂之高的夏言的对手?
于是,景王看了夏言一眼。
朱载坖挑眉,拿起当初自己读书时嘉靖帝赏赐的砚台。
朱载圳一笑,摸摸腰间老爹赏赐的玉佩。
二人点头。
那边,蒋庆之已经开始了。
“若说倭国和中原的历史渊源,不说早,就从前汉开始吧!从那时开始,中原就把倭国视为化外之民。”
夏言点头。
“到了前唐之前,倭国从中原学了些皮毛。”
“前唐胸怀广阔,接纳了倭国派出的遣唐使。倭国被大唐的繁华和强大给震慑住了。”
那时的大唐就如同后世的鹰酱,强大无比。
“倭国上下决心全盘学习大唐。”
“学了没多久,倭国觉着自己强大了,于是在太宗朝便果断出兵,反噬自己的老师。”
倭国下克上,恩将仇报是有传统的。
“白江口一战,倭人尸骸铺满了海面,战船的残骸触目皆是。这一战,彻底打断了倭国的脊梁骨,从此,他们再度低头,认中原为老师。”
夏言颔首,“可白江口之战,倭国并非没有胜机。如今大明可及当年的大唐?”
换句话,如今的大明远不及当初的大唐,而倭国却不弱。
伱凭何轻视倭国?
“当下大明,远不及彼时的大唐。”
蒋庆之说道。
景王看了朱载坖一眼,挑眉,示意砚台拿来。
朱载坖不甘心,示意表叔还没认输。
蒋庆之摇头,心想,夏言也不过如此啊!
但他没想过,自己在后世看过无数相关的信息,论对局势的了解,他积累的信息最少是夏言的百倍,甚至是千倍。
这是碾压般的巨大优势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