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的位子都空着,怎么看也不像贪图美色之人,如何就做出这等昏庸之事,让他有种助纣为虐之感。
福广是新帝身旁的大内监,布政使正想好好地探点口风,从茅草屋里走出来的新帝唤他前去听命。
此时已近日暮,傅至景一天都耗在了这里,听老夫妇讲诉这五年来有关孟渔的点点滴滴,只嫌时辰走得太快,无法知悉完整。
他感怀老夫妇对孟渔的救命之恩,也深谢村民对孟渔的照顾,一番思虑下来,出手很是阔绰。
赏老夫妇黄金五十两,命布政使为其翻新旧屋,从镇上买两个奴仆日后供二人差遣,其次,凡是渔村的村民皆免十年海税田税,赏文钱五贯,此外,在村庄里建立私塾,让村民的子孙都有书可读,延益百年。
小渔村被天大的好事砸中,纷纷猜测起孟渔的身份,莫不是哪个流落民间的王孙贵族,幸而素日众人都对他疼爱有加,不曾有过半点苛待,否则要是问起罪来那可怎么办是好?
老夫妇穷苦了一辈子,摇身一变竟成了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富户,村民闻言都前来贺喜,夸他们好心有好报,小鱼是天大的福星。
小鱼被他们围了起来,众人一口一个“往后要去过好日子了,千万别忘了村里的大伙儿”、“得了空就回来看看”,七嘴八舌地恭喜他。
他懵懵地张着眼,听不太懂的样子,半天才嗫嚅道:“我哪儿也不去。”
何大娘和王大叔也没料到小鱼来路不凡,但他们是真心盼着小鱼好,京都来的傅大人金相玉振、气宇轩昂,且在他口中小鱼与他是青梅竹马,二人年少定情,若非小鱼不知踪迹,早已是璧人一双。
二老年岁渐长,没有心力再照顾小鱼,小鱼能去过富贵日子总比和他们待在这穷乡僻壤要强,因而尽管极为不舍,他们仍是应承傅至景带走小鱼的请求。
一切都打点妥当,小鱼却不肯走,红着眼睛问何大娘,“你不要我了吗?”
何大娘心疼得不得了,连连摆手,可无论她如何劝说,小鱼就是躲在茅草屋里不肯出去,她怕贵人等得不耐烦,急得团团转。
小鱼脱了鞋三两下钻进鸳鸯被里,露出两只圆圆的眼睛,还是那句话,“我哪里也不去。”
傅至景走了进来,小鱼见着他,把整张脸都蒙住,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