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已写信求援,并流露出请您速登大宝以正人心的意思”,张自德又掏出两封求援信。
济度见信中除了向自己请求援军,果然有些“登高一呼,天下响应”、“恢复清祚,舍王其谁”之类的隐隐约约的字句在暗示自己应该继承大统,不由得欣喜起来,连声称赞道:“二公皆是大清的忠臣,前番劝进信王,今番劝进孤,都是为了大清啊!”
“请殿下立即登基以抚人心!”见他有首肯之意,张自德猛然振臂高呼。“请殿下立即登基~请殿下立即登基~请殿下立即登基~”大殿内诸文武的欢呼劝进声直入云霄。
见此情景,济度终于展露出隐藏于心中许久的雄心,昂声说道:“非是孤觊觎帝位,实是大清已至风雨飘摇之时,国不可一日无君,只能先担起这千钧重担”。
——
君臣商议后,决定于三日后登基,定年号为“振武”。“振武”二字意味着要重振军威、恢复失地,乃济度亲自拟的年号。这位年仅三十二岁的皇帝,内心充满着雄心壮志,誓要秣马厉兵、与卫国拼个死活。
为凝聚人心,新帝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支持自己称帝的官员封官授爵。封辉兰为忠亲王、屯齐为庆阳郡王、赵布泰为安塞公、达素为汫阳公、洪承畴为崇信公、李国英为南郑公、郎廷佐为江宁公、李率泰为德化公、卢兴祖为广宁公、赵廷臣为安定公、张自德为西和公、索洪为陇州侯、赖达为邠州侯、傅喀蟾为延长侯、李哈喇库为泰安侯、索额图为澄城伯、周天裔为泾州伯、萧时彦为商州伯、徐腾蛟为洛南伯;擢杜敏、爱音达礼、巴达喇为都统,樊朝臣、高宗为总兵,其余诸将皆有封赏。又派人去各地褒奖尚未正式上表劝进的地方实力派。一时间劝进的官员人人喜悦,新生的振武小朝廷气氛也热烈起来。
“朕听说卫军主力已经离开宣府回京休整,宣府之战打得极惨烈,想必卫军短期不会有大的军事动作。朕意趁卫军休整之机发动一场攻势,打出我军的威风,提升军心民心。诸卿以为如何?”新君登基,自然要有所作为,济度征求群臣的意见。
“不知皇上打算攻打何处?”新得封延长侯的傅喀蟾问道。
“伪卫的征北将军脱里前些日子被朕击败,撤至平凉、庆阳二府与我军对峙。朕意继续打他,攻下平凉、庆阳二府之地”,济度信心十足地说。他曾经将脱里由西安、凤翔赶出,自以为占据上风,如今又有广东、广西、福建三省一万四千援军赶到,自然有信心。
“臣以为不妥”,新封的西和公张自德大声反对。
“哦,张卿为何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