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同伐异,相互攻击得太过厉害,搞得人人自危。
不管有理没理,你们都先把自己看不对眼的人给参劾一通,就算那些看起来很正直的官员,只要觉得他不是跟你们一伙的,至少也给其安上一个“阻塞言路”的罪名。
这么闹下来,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的,之前没提也就罢了,现在既然新皇都登基了,新朝新气象,你们可不能再胡来。
李孜省听到这儿,稍微松了口气。
这意思是……我的难关暂时渡过了?
参劾我的奏疏那么多,皇帝却让大家暂且放下,并没惩戒到我头上来,那是不是意味着,我已经可以安全过关了是吗?
大理寺卿冯贯出列道:“启奏陛下,朝中科道言官交相参劾,是为正朝廷风气,不该阻拦。否则将会让奸佞危害朝政……仅以目前朝堂论,就有奸邪长期占据高位,必要将其铲除才可。”
矛头直指李孜省。
之前群臣纷纷上疏参劾李孜省,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,皇帝惩戒的名单中并不包括李孜省。
眼下皇帝又说不允许再增加新的参劾。
那似乎就意味着,李孜省可以摆脱制裁,继续留在朝堂上作威作福。
对于朝中大臣,尤其是那些受过李孜省刁难的官员,现在好不容易逮着机会,岂能不当着皇帝的面把李孜省给整垮?
什么一切以大局为重,又什么以稳定为先……他们才不顾呢。
前朝时我们见不到皇帝的面,话递不上去,言路都被李孜省给掌控了。
现在终于有了机会,岂能让李孜省继续为虎作伥?
韦泰警告道:“陛下的话,你们没听到吗?眼下要以先皇的丧事为先,不宜把事态扩大化……一切等朝局稳定下来再说。”
冯贯讷讷退下。
万安果断出列,有意引导新话题:“陛下,如今您已登基,年号应该定下来,臣等已罗列多个年号,请您定夺。”
皇帝登基后要改年号,这是惯例。
这次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朝议,照理说应该及时把年号定下来。
万安此举也是在警醒冯贯等人,无论你们有多瞧不起李孜省,或是瞧不起我万安,至少现在还有更重要的“国事”需要商议。
难道把国祚定下来,不比你们参倒几个所谓的佞臣更加重要?
怀恩站了出来,朗声道:“陛下已确定来年年号,是为弘治,明年就是弘治元年。”
在场的人都有些猝不及防。
年号之事,朝会上群臣不是应该旁征博引,广为商议吗?
怎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