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是怕跟你儿子一样,掌控的结果就是滋生出叛逆情绪,最后闹出个祖孙不睦。
“真好。”
周太后继续打量那幅字,“不愧是令李孜省都要另眼相看的大家闺秀,出落得要样貌有样貌要胆识有胆识,还这般有才学,难得,真是难得!”
陈贵道:“奴婢倒觉得,只是字写得不错,才学……怕是无从谈及吧。”
他很想说,这首乐府诗又不是她创作的,只是依样画葫芦写出来而已,算哪门子才学?
周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,问道:“先前给东宫写信那人,不是作有诗词吗?”
“啊!?”
陈贵闻言无比震惊,瞠目结舌道,“老……老祖宗是说,这是同一个人?”
“呵呵。”
周太后笑得很畅快,“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朝中那些人的作为……哪里有那么凑巧的事,前脚有个人,能绕过宫禁,把书信顺利送入东宫,交到太子手上,里面所写的诗词连哀家都赞叹不已,今日就在太子选妃中,出现一位同样精通诗词的女子,你不觉得两件事太过凑巧了吗?”
陈贵恍然大悟:“明白了,这下真相终于大白……先前指使往东宫送信之人,正是银台司那位李大人,而李大人要求关照的对象,乃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子……全都对上了……”
周太后微微一笑,道:“若是我那孙儿,暗地里偷偷喜欢上了写诗词的那名女子,甚至对来清宁宫也不积极主动,对选妃之事表现得丝毫也不敢兴趣,那就把这幅字交给他,估计会聊解他相思之苦吧……”
“太后言笑了。”
陈贵道,“不过是写了几封信而已,尚不至于……”
“若无心,怎么会冒着被他人说三道四的风险,去往宫外传信?且还不止一次呢?宫外的人不懂规矩,他堂堂太子就算不知轻重,难道东宫那帮老货不会提醒他这么做蕴含着巨大的风险?”
周太后脸上涌现狡黠的笑容,如同一只成竹于胸的老狐狸般,双眸满是睿智,看起来熠熠生辉。
“再或者,你觉得李孜省会做那无用功?又通信,又写诗……先前那词怎么来着?谁道飘零不可怜,旧游时节好天……连我这不通诗词的人,都能记上一两句,李孜省又不是什么书生,他哪儿来的才情写这诗词?挺下本钱啊!”
陈贵三观受到极大的冲击,问道:“老祖宗是觉得,那词并非出自这位小贵人之手,而是李大人找人写的?”
周太后点头道:“词是好词,但是斧凿痕迹太过明显……一个深居闺中的丫头,哪儿来那么多见识,居然能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