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真是没白养他”,沉思片刻,又不觉唏嘘,“倒是个志士,可惜跟错了人”。
雷奔死了,皇帝势必要过问,梳洗更衣后,他乘马车去了未央宫。
他头也不回地走了,留她独自面对着一桌子膳食,伺候在侧的还是昨天的那两个哑巴侍女。
她问:“你们大人不用膳么?”
哑巴侍女不应。
“那是在别处用了?”
哑巴侍女不答。
“是在你们主母那里,还是在别的姬妾那里?”
哑巴侍女依然没有动静。
她皱眉想,他还真是个相当谨慎的人,用的人是哑巴不说,还是个嘴紧的哑巴。
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宣室殿里,皇帝也收了信儿,正苦恼。
前几日太后把皇帝招去长乐宫,数落皇帝只因一次失利就冷落了博望侯,还问及是谁指使廷尉逼雷奔承认刺杀之事与周攸有关。
“逼雷奔承认刺杀之事与周攸有关是何意?这是要把你的舅父认作胶东王叛乱的同谋?我看陛下是忘了博望侯是如何帮你登上皇位,又如何平定了即位之初叛乱的功劳”
皇帝听了,略略回嘴一两句,道:“只是廷尉例行审问罢了,太后何必多想”,之后,又不满道:“正是因着舅父居功自傲,才坐看西羌人壮大,朕没以贻误军机的罪名严办他,已属网开一面了”。
“坐看西羌人壮大?贻误军机?”太后忿然作色,“好啊,我这还没死,就有人要罗织你舅父的罪名,要治他于死地,等我死了,邓家岂不是要被灭族?”
之后,太后更是声泪俱下,历数博望侯的功劳,怒斥居心叵测的小人挑拨离间,句句指向萧家。
皇帝一个头两个大,一见中常侍入殿,便说:“周攸的案子就到此为止罢”。
最终,周攸因侵占田地,公开索贿行贿等罪名,被判处斩首弃市,家人满十五流放边关,未满十五的罚没为奴。
雷奔已死,但罪名犹在,御史大夫上言雷奔为任侠行权,以睚眦杀人,当大逆无道,应判族诛。
中常侍提及山东大旱之时,雷奔曾仗义疏财,施粥行善,可毕竟功过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