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头对老外管的本来就严,想调取信息还是很容易的。
而丹尼才40岁,身体简直壮的像头牛,比起大爷辈的东北航空团“耐用”的多。
反正是派到南海区,就让老米飞行员去淦猴子吧。
……
北海舰队的三条驱护舰在大湾赖了两周,现在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。
虽然唐文保证大和号所有零件状态完美,油料充足,但他们还是按照田口悠次郎的指导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一遍。
三条驱护舰原本700多人,保留必要岗位后挤出来260人,然后又从北方基地调来300人,现在战列舰上总共有约560名舰员,以及20名造船专家,理论上足以保证安全的开走它。
目前战列舰上武器岗基本空着,只保留每个弹药舱室1人的最低配置防止意外,毕竟唐文是真的塞满了各种炮弹,真不知道是怎么复刻出来的。
而在半个月的接触中,田口悠次郎以绝对的专业能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,至少在这条战列舰上,他才是真正的“懂哥”。
“啊……舒服。”
林奇站在高高的舰桥里,享受着指挥一条战列舰的快感。
高层全都回到了北方,战列舰的临时舰长由“长安舰”一名经验老道的副舰长代理,林奇是代理副舰长,田口悠次郎是最高顾问。
当然,只要田口在,这条战舰实际上完全以他的意志运转。
“田口先生,这是今天早上的检查日志,请你过目。”
田口悠次郎认真看完,点点头:
“战舰状态良好,可以出动!”
林奇立即来到声力电话旁边,拨号下达命令:
“锅炉起压!”
战舰的锅炉在凌晨就已经启动,只是压力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,需要加热50吨以上水才能满足要求,持续4到6个小时。
得到命令后才开始加压,使之达到能够航行的正常标准。
烧开锅炉,澎湃的蒸汽通过管道在超大的排烟囱一团团地向外冒出。
但在这之后,全舰上下又至少用了两个小时一遍遍检查,最后才得到港口确认。
两条051和一条053早就在鹅城港补充满燃油,就在港口外十几公里等待着。
舷梯前,舰桥的军官们、林奇、老张、田口悠次郎和唐文告别。
还有谭青等一众科研人员,唐一也顺带上船,带着96方案北上。
对于001战列舰的改进,最终还是放到了里奥宁洲大涟造船厂,那里的人们已经在搓手相待了。
全程2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