茕茕白兔,东走西顾。古艳歌,汉,佚名。
据说出自《诗经》,杨暄也不懂什么含义,但是这一出着实把他唬住了。这让杨暄觉得高老师是个文学气息极其浓厚之人。
毕竟春河镇的学生日常就是抽烟、恋爱、打群架,所有的老师都见怪不怪,更懒得和他们说什么,不在学校犯事就是他们的最低要求,大部分老师都是讲完课把粉笔头一扔,夹着课本回到办公室靠着墙面喝茶聊天,而第一天如此郑重其事、玄乎其神的老师并不多见。
但高老师的文学气息也只是体现在上课时的严肃,面对每日消耗青春不干正事的学生,明哲保身保护血压才是第一要事,因此他平日里身上散发最多的是烟味。
比如说此时此刻,杨暄离他还有几米远,已经被这浸染了数十年的老烟枪冲击了一下,他没忍住揉了揉鼻子。
“杨暄,”高老师把茶杯放桌子上,开始拎着暖壶往里面倒水,“我当你这些年班主任,也没正经找过你谈话,以前是找不到你人,想聊都没得聊,最近你在学校待的时间长,好不容易逮着你,今天咱俩就聊聊。”
杨暄问聊什么。
“你的打算,你的未来。”
杨暄没忍住笑了一下,带着浓烈自嘲含义的。
高老师捕捉到了他的笑容。他的目光藏在反光的镜片后面,他在打量他,但不是自上而下的。
很久没有长辈用这种目光看自己了。
在这种目光下,杨暄突然就涌现一些细微的倾诉欲,他最终选择开口:“老师,我觉得吧,在我身上讨论这个,不太有意义。”
高老师听到这个回答,直起了身子,但也只是继续看他,示意杨暄继续说下去。
“我前几天看了一下模考成绩,不光看我自己的,也看了整个班同学的。”
“嗯,”对方问,“有什么发现和想法?”
“能过本科线的,也就一两个人吧。本来咱省上学竞争就激烈,这个地方的教育水平就在这儿,哪怕我现在拼命去学,最后破天荒也不过就是上个三本。申请助学贷款后,每年还要交几万学费,我呢,也负担不起这个费用。”
“更何况,”杨暄顿了顿,倾诉欲开了一道口,就有些拦不住的趋势,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