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不夜侯府的人帮忙,毕竟魏哲食不夜、不其、当利三县,此地应该有侯府的属吏留守。
然而崔琰等人冒险出去打听后才知道,留守的侯府属吏早就走了。
准确的来说,是侯府属吏带着三县吏民一起投奔自家君侯去了。
没办法,青州上下官员实在太废物,三县百姓已经失望透顶了。
相比于留在青州苦熬等死,他们更想投奔魏哲这个侯国之君!
毕竟这三县之民勉强也算是魏哲的国人。
结果魏哲的食邑明明只有六千户,但是这两年断断续续却足有两万多户百姓携老扶幼的前来投奔他,加起来有近十万人之多。
除了极少数有坞堡可以依仗的豪强选择留下捡便宜之外,其他百姓大多都选择去辽东闯荡一番,寻一条生路。
当然,这也是因为他们和魏哲存在特殊的从属关系。
在青州其他郡县魏哲就没有这样的号召力了,至少没那么大。
不过也幸好崔琰等人命不该绝,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却碰巧遇到了朱虚管氏的车队。
……
“康成公?”
当听闻崔琰表示郑玄竟然在不其山中之后,管岳连忙道:
“快快请来……不,待吾亲迎。”
不是管岳沉不住气,而是郑玄的地位非同小可。
就这么说罢,也就是如今的郑玄已经志不在官场了。
否则但凡他愿意出仕,按照以往的惯例三公之位几乎是肯定稳了。
和郑玄相比,管宁这个同门师弟还真不算什么。
于是在管岳的命令下,本来准备前往黄县的车队当即便转向朝着不其山而去。
见此情形,这几日一直焦躁不安的崔琰这才放心下来。
有了朱虚管氏的帮忙,海船应该不成问题了。
而当他放松下来之后,才发现管氏的车队有点夸张。
这不像是商队,倒像是搬家。
其实崔琰猜的也没错,管岳这次确实是准备搬迁到辽东去。
朱虚县管氏肯定还是会留人的,甚至管氏的商队都还在继续运转,只不过如今几乎全走水路罢了。
但是为了家族成员的安全考虑,辽东显然是一个更加理想的住处,在这一点上朱虚管氏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不夸张的说,管氏去了辽东说不定会发展的更好。
如果不是管岳一心想为自家女婿的大业多出点力,他恐怕早就搬迁到辽东混吃等死去了。
不过此刻管岳却忍不住暗自庆幸起来。幸好他走得晚,要不然估计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