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,比谁都矮了一头,偏偏这种现状还无法改变,这也是李乾顺刻意逃避与宋辽两国打交道的原因,心里堵得慌。
“宋军大胜,歼辽军五万,这个结果委实……”嵬名阿吴摇头叹道。
仁多保忠也叹道:“这才几年光景,宋国竟已如此强大了,看这情势,恐怕宋辽夏三国中,以后要以宋国为尊了,就连辽国也不得不在宋国面前低头……”
嵬名阿吴冷冷一笑:“这样下去,过不了几年,都不知有没有‘辽国’这个国家了。”
殿内二人一惊,脸色瞬变。
这个说法看似荒谬,但仔细一想,好像不算夸张。
宋国有了那种神秘古怪的火器,在冷兵器战争里几乎是无敌的存在,只要宋国皇帝有雄心壮志,数年之后,辽国会不会被灭国,实在很难说。
“宋廷若真灭了辽国,接下来是不是轮到……咱们西夏了?”李乾顺眼中露出惶恐之色。
两位重臣互视一眼,没回答,但沉默的态度已是明确的答案。
嵬名阿吴宽慰道:“陛下勿忧,宋人皆受中原圣贤教化,做事还是讲规矩的,西夏已对宋国称臣,成了藩属国,只要咱们保持称臣的态度,每年携礼朝贺,那么宋廷就不会轻易对西夏动手。”
李乾顺心中稍安,但脸上却露出了苦笑。
拿宋人所谓的承诺,去赌西夏的国运,这是多么无奈且不靠谱的事儿啊。
“宋辽之战已至此,我西夏当如何向两国表态?”李乾顺又问道。
两位重臣沉默了一会儿,嵬名阿吴道:“臣以为,应向宋廷上表贺胜,并向宋廷送去牛羊战马等重礼,以彰我西夏臣服之意。”
李乾顺忍不住问道:“西夏若彻底倒向宋国,辽国会是怎样的反应?”
二人又不说话了,一碗水没那么容易端平,尤其是三国之间的关系,西夏如今就像在走钢丝,任何失衡的动作都有可能国破家亡。
见二人不说话,李乾顺也陷入了沉思。
良久,李乾顺突然一咬牙:“向宋廷上表贺胜是应该的,但辽国也不能忽视。”
“朕去年刚亲政不久,今年恰好已十六岁,到了大婚的年纪,这样吧,西夏遣臣出使辽国,以朕的名义向辽国请求和亲,朕愿迎娶辽国公主,册立为后,请辽帝恩允。”
二人听后,顿时两眼放光。
“陛下好主意!如此正好平衡了西夏与宋辽的关系,对宋国贺胜,对辽国求亲,两方都不得罪。”
二人深深地注视着李乾顺。
他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,而且去年才执掌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