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,杆位陈向北!”
“陈向北又创造历史了,格兰披治第一位中国杆位车手!”
“加油陈向北,我们期待你的正赛冠军!”
街道两侧跟看台观众一片沸腾,哪怕赛车大楼遮掩的声音跟视线,陈向北依旧能听到雷鸣一般的欢呼声。
这是给自己的认可跟赞美!
相比较现场观众的激动,车组成员们此刻就淡定许多。
毕竟他们都是专业人士,知道超越杆位记录0.7秒意味着什么。
没有充足暖胎的情况下,哪怕“地利”条件再多,前半段速度绝对会慢上一截,不可能还出现超越陈向北的奇迹圈速,除非这名车手拥有着塞纳、舒马赫单圈能力。
毫无疑问,这种级别的车手一个时代往往只会出现一名。
伴随着舒马赫退役,下个时代是谁不知道。
但至少不会是国本京佑或者莫他拿。
已经提前庆祝过杆位归属,自然没必要再庆祝第二回。
陈向北这时候已经从赛车座舱出来,跟随车队策略组一同站在数据电脑面前,讨论着极限推进一圈暴露出来的调校问题。
“向北君,杆位轻油推进的这一圈,根据轮胎损耗传感器传输的数据,前轮寿命剩余百分之四十七,后轮寿命剩余百分之五十六。”
“前后轮磨损比相较于调校前,已经算是比较接近,不过前轮承担转向压力,磨损程度依旧要大于后轮。”
“至于轮胎精准磨损数据,还得技术团队赛后检修才能断定。”
水谷翔朝陈向北讲解了一番,重点放在了轮胎损耗上面。
这个时代轮胎传感器的剩余寿命百分比,其实是结合公式进行估算,得出一个大概的数据范围,远远没有后世f1赛车那种独立到每个轮子的精准度。
不过话说回来,哪怕后世f1的轮胎磨损数据,同样不能完全等同于轮胎现状,这点就跟电动车仪表盘显示的剩余续航差不多。
有些显示续航为零,依然还能行驶一段路程。
有些续航剩余几十公里,可能突然一下就断电趴窝。
【轻油全速推一圈都这么吃胎?】
陈向北下意识皱了眉头,东望洋赛道的磨损程度远比预估的要高。
排位赛受限于交通状况,陈向北前面始终无法全力推出飞驰圈,往往进行到一半就被迫打断,导致胎损数据不是很清晰。
现在看来重油状态下,软胎十五圈怕是扛不住。
“水谷,明天赛道温度是多少?”
陈向北开口询问了一句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