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4章最大的一笔资金
林源的影视公司,算是非常优质的公司,去年一年的净利润高达23亿美元,可以说是现金奶牛了。(详细见410章)
如同前面的那个举例,他的公司可比喻成一个待字闺中的黄大姑娘,肯定是不愁嫁的。
可是如果提出的彩礼要求,是这个姑娘30年的工资收入总额呢?
会不会吓跑大多数的准新郎?
贝蒂提出的30倍pe,就相当于是这个意思。
意味着林源这家年利润23亿美元的影视公司,要按照年利润30倍来估值,作价近700亿美元!
如果投资人接受这个报价,那就意味着林源的影视公司,必须每一年都能赚到23亿美元,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持续30年时间,他们才能回本。
这里面的不确定性有多大,是显而易见的。
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时光会改变多少事?
到时候林源的影视公司还在不在?
甚至林源是否还活着?
这都是不确定的事,但凡有一项不如预期,这笔投资就要亏损。
贝蒂给出30倍的pe太夸张了!
林源真不敢相信,会有投资者接受这样的报价。
如果你去资本市场上随意扫一圈,可能会觉得30倍的pe并不算夸张,那些具有“核心科技”的企业,高于100倍,甚至200倍pe的也不是没有。
但是超高的pe,一般都是给到那些市值较小,并且业绩处在快速增长期的企业。
比如今年你的业绩能翻倍,明年还能再翻一倍,那么100倍的pe在两年后看,也就只有25倍了,那么当下的高估值就算是被“消化了”。
又或者是你的市值并不大,且快速增长中,给高一点也不是大问题,反正没多少钱就当是赌一把呗,输了也不会太心痛。
但这两点在林源的电影公司上,都不存在。
因为他的电影公司的估值,已经高达700亿美元了!
这是妥妥的巨无霸级别,一旦上市成功,林源的影视公司市值将超越目前的八大巨头,直接登顶!
这意味着林源从无到有,亲手缔造了一家影视巨无霸公司。
其次,林源的影视公司在业绩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增幅了。
去年的23亿美元利润,是建立在林源一个人拍摄了三部电影,完成了20亿美元利润的前提下的。
在2004年林源拍摄的电影,是否还能达到去年的成绩都尚未可知,因此不可能像那些初创型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