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还是七十年代末,市面上更多的是科普类的杂志,比如植物百科,航空航天,数学物理,地理环境……
七十年代中期,最流行航空知识科普专栏,秦瑶看过不少航空知识杂志,也有航海类的杂志,但没有航空热门。
二零年后很多人都想读什么计算机金融专业,亦或是当网红,而七十年代中期,大家最向往航空航天,以及当科学家。
七七年恢复高考,航空航天属于当时热门专业。
很多大院的孩子,哪怕学习成绩不好,平日里航空知识杂志可没少买,这些航空杂志,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军事杂志,封面上有很多战斗机的图片,这对普通孩子们可是巨大的吸引。
这些航空科普杂志内容并不枯燥,上面介绍了很多战斗机发展由来,以及各种机型的竞争……
秦瑶翻过一些,但说着迷还真说不上,上面的机型太多了,她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但她老公倒是如数家珍。
科普类的杂志多,诸如故事会,情感故事,青年文摘一类的杂志少,跟写作文相关的杂志更是少之又少,因此这会儿很多学生写作文水平都很差,哪怕想抄个范文都没地方抄,因为没有作文书啊,更没有高考满分作文。
这个话题扯远了,根本不用去分析,八十年代的杂志市场太广阔了,哪怕不做之前秦瑶所想的生活娱乐杂志,换成知音情感、故事会、古今传奇小说、电影……这些类型的杂志都可以做成爆款。
只不过现在还没到八十年代,情感和武侠小说都不能搬到台面上来,还得再等个几年,而秦瑶已经等不及了。
办生活娱乐类的杂志,在这个时候最不容易踩线,也基本没什么问题,这是秦瑶仔细考量过的。
她自己出资一万来成立编辑部,陆陆续续招来了十个人左右,加上她一共十二个,组成了编辑部,各有分工。
其中有好几个人都是她的书迷,看过她写的书,以及小说翻拍而成的电影。
张峰这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男人就是秦瑶的书迷,他十二岁就在少年期刊上发表过诗歌,是作家协会的会员,才下乡没一年,又回到了城里,去年没考上大学,在一所师范学校当助理。
秦瑶跟他通信了几次,张峰知道她要办期刊,很是积极响应,更是毛遂自荐,说自己曾办过校园报刊,如果秦瑶不嫌弃,愿意过来“无偿干活”。
秦瑶见到他信上所写的“无偿干活”,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,心想七八十年代的文艺青年,还真是视钱财为粪土,大写的服气。
见了面,张峰跟她道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