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眈眈……也就是松赞死了啊,这才容易些。”
徐安便是听也能听到一股股沉重的压力。
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。”李承乾抬起头,看向头顶深沉的夜空,轻声道:“朕每一日,都是在如履薄冰啊!”
……
秋风凛冽,旌旗飒飒。
洛阳,上东门。
拜将台。
左侧的旗杆上悬挂着五颗人头,这些都是这一个月来清查出来盗取军粮的地方粮官。
依军法,斩首示众。
两万步骑,手持长槊刀盾,站在洛河之畔,目光齐齐看向拜将台上。
一身红衣金甲的李勣,半跪在拜将台上,从皇帝的手上接过节钺,然后沉沉叩首。
上下的所有将士看到这一幕都神色凛然。
大将军违反军令,直接解职押送回京处置;将军中郎将违反军令,直接斩首。
至于其他郎将,都尉,校尉,更是不值一提。
李勣在军中的权威,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巩固。
李承乾一身赤红龙袍,腰间悬挂黑鞘长刀,站在拜将台上,看着一侧的虎符和放在李勣手里的节钺。
他轻轻点头。
抬起头,李承乾目光扫过四周。
尉迟敬德,程知节,苏定方,薛仁贵,薛万彻,阿史那·忠,丘孝恭等人,骑马而立。
在他们的身后,裴行俭,王方翼,段宝玄,刘审礼,韦待价,冯智玳等一干年轻一辈的将领,躬身拱手。
这些人,加上已经在军前的牛进达,刘德敏,高侃,李谨行等人,就是整个安东作战序列的所有军将。
其他后方同样也有不少将帅,将来若是军前有所需要,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前往军前支援。
李承乾的目光在裴行俭和王方翼的身上掠过。
这两个人,日后将是接替李靖,李勣和苏定方的新一辈人才。
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一战当中彻底的历练出来。
李承乾深吸一口气,从众将身上收回目光,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,将腰间的千牛刀解了下来,然后向前递出。
单膝跪倒在地的李勣满脸愕然。
李承乾看着手里的千牛刀,轻轻笑笑,然后说道:“英国公,朕这一辈子,怕是都没有可能会前往高句丽了,也没有办法见证你攻破平穰城的英姿。”
数万士卒,还有更远处的无数百姓,都静静的听着皇帝所言。
“这把千牛刀算不上什么精品,但却是跟在朕身边最久的一把兵刃。”李承乾将它向前一递,同时说道:“就让它代替朕去大同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